5 喜欢·405 浏览
单选题

化学实验后我们要有清洗仪器的好习惯,以下清洗方法中,原理与另三种不同的是()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

用水清洗蒸发皿中的少量食盐

D

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用水清洗蒸发皿中的少量食盐,利用的都是溶解作用,而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利用的是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选项4-项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
单选题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A、根据比较溶质质量分数必须规定好了溶质和温度来考虑问题;B、根据所给信息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来回答;C、根据溶解度曲线与温度的关系考虑;D、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考虑.

解答:

A、对于同一溶质、同一温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故A错误;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C、对于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溶液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有晶体析出,还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溶剂,升温(或降温),故D正确.故选D.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质质量分数比较的方法,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单选题

如图所示,四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集合,A、B、C、D集合分别表示(    )

A

饱和浓溶液;饱和稀溶液;不饱和浓溶液;不饱和稀溶液

B

饱和稀溶液;饱和浓溶液;不饱和稀溶液;不饱和浓溶液

C

饱和浓溶液;不饱和稀溶液;饱和稀溶液;不饱和浓溶液

D

饱和稀溶液;饱和浓溶液;不饱和浓溶液;不饱和稀溶液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和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的关系.

解答: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是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相交的区域,故A是饱和浓溶液;B是饱和溶液和稀溶液的相交处,B是饱和稀溶液;C是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相交处,C是不饱和浓溶液,D处是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相交的区域,故D是不饱和浓溶液;故答案:A.饱和浓溶液 B.饱和稀溶液 C.不饱和稀溶液 D.不饱和浓溶液,选A.

点评:

题考查的是有关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很好的锻炼了学生对溶液部分基础知识的掌握.

单选题

20℃时,将不同质量的食盐固体分别放入 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食盐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其中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加入食盐的质量:5 g;所得溶液的质量:105 g

B

加入食盐的质量:15 g;所得溶液的质量:115 g

C

加入食盐的质量:35 g;所得溶液的质量:135 g

D

加入食盐的质量:40 g;所得溶液的质量:136 g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四个实验中的水的质量都是 100 g。由选项4-项中实验可知,20℃是,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36 g 食盐,即有 4 g 未溶解的食盐,因此所得溶液已饱和;而前三个实验中加入食盐的质量均小于 36 g,即所得溶液均不饱和。

单选题

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16%的食盐水来选种,对该溶液理解到位的是(  )

A

每100g水中含食盐16g

B

每100g溶液中含食盐16g

C

溶液质量为100g

D

溶液中含食盐16g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每100g溶液中(而不是100g水中)含氯化钠16g,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则每100g溶液中含氯化钠16g,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不是指溶液的质量为100g,故该选项错误;D、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而不是溶液质量为16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含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单选题

现将100克10%的食盐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蒸发一半溶剂

B

蒸发10克溶剂

C

加入12.5克氯化钠

D

加入10克氯化钠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过两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100g10%的食盐溶液含溶质的质量为100g×10%=10g,含溶剂100g-10g=90g.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100g-x)×20%=100g×10%,x=50g,应将溶剂蒸发掉溶液质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剂质量的一半,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B、根据A选项的分析,蒸发水的质量应为5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C、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100g+y)×20%=100g×10%+y,y=12.5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D、根据C选项的分析,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应为12.5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浓缩问题,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单选题

下列关于“10%的硝酸钾溶液”含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00g水中溶解了10g硝酸钾

B

100g硝酸钾溶液中有10g硝酸钾

C

将10g硝酸钾溶于90g水中所得的溶液

D

将硝酸钾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制的溶液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10%的硝酸钾溶液”表示的是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10g硝酸钾,即90g水中溶解了10g硝酸钾,而不是100g水中溶解了10g硝酸钾,故选项A错误。

单选题

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是28%的稀硫酸,现要用1.0kg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则需加水()

A

0.5kg

B

1.5kg

C

2.5kg

D

3.5kg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kg×98%=(1.0kg+x)×28%,解得x=2.5kg

单选题

100g25%的NaCl溶液按如图操作处理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x的值是()

A

6.25

B

25

C

12.5

D

15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25g×25%=100g×x%,解得x=6.25。故选选项1-。

单选题

t℃时,将m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

A

B

C

D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将m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在没蒸发水分前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为零;开始蒸发水分时,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后再蒸发水分就会析出晶体,这时溶质质量分数只与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因为是恒温蒸发,所以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故选选项3-。

单选题

2019年禽流感疫情仍在持续,相关药物主要是抗生素、板蓝根等。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将其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A

1mL

B

2mL

C

3mL

D

4mL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配制的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0.5g20%=2.5g,而所需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2.5g-0.5g=2g,合2mL,故选选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