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度调节剂或称pH调节剂是用于维持或调整食品体系酸碱度或具有缓冲作用的酸、碱、盐类物质总称。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用于调整口味的酸味剂,另外包括一些强酸性和强碱性物质(如盐酸和氢氧化钠),这些仅用于—些加工过程或某些工艺要求所需。

我国规定允许使用的酸度调节剂有: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醋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包括无水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柠檬酸一钠、碳酸氢钾、磷酸钙、磷酸三钾、乳酸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碳酸氢钠、葡萄糖酸δ内酯、L(+)酒石酸,共26种。酸度调节剂的种类还是很多的,这其中柠檬酸为广泛应用的一种酸味剂。盐酸、氢氧化钠属于强酸、强碱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腐蚀性,只能用作加工助剂,要在食品完成加工前予以中和。

酸度调节剂有什么作用呢?小编介绍酸度调节剂的作用除了调味外,还有防腐的功能,它也可以作为抗氧化剂来使用,具有螯合作用,使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催化活性。酸度调节剂还有缓冲的作用,和有膨松剂和胶凝剂的功能。

酸度调节剂除可调节食品的pH、控制酸度、改善风味之外,尚有许多其他功能特性。其有效应用主要受食品所需特性控制,通常以有机酸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为主。又由于很多有机酸都是食品的正常成分,或参与人体正常代谢,因而安全性高,使用广泛。我们要正确的认识酸度调节剂,积极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更多的食品信息,学会使用食品安全检测仪,对我们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