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赫芬顿邮报》报道,中国建筑师贝聿铭于当地时间5月16日逝世,享年102岁。他的建筑遍布世界各地,主要是公共建筑和文化教育建筑。他被列为现代主义建筑,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一位大师”。他善用钢、混凝土、玻璃和石头。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和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的东厢。

晚年的贝聿铭

裴1917年出生于广州,是苏州的一个显赫家族,他的童年在狮子林度过。他17岁从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他的父亲曾希望他能去英国学习经济学。但是贝聿铭对建筑设计非常感兴趣,因为他有一部电影叫《大学幽默》。他最终选择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然后转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学院学习。

1939年,贝聿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学会颁发的奖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1944年,贝聿铭退役,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第二年,他留在学校,被聘为设计学院的助理教授。

1948年,富有的房地产开发商威廉·扎格多夫(William Zagendorf)打破了美国建筑的惯例,第一次聘请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Webtop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他们已经合作了12年。在过去的12年里,贝聿铭为扎甘多夫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和住宅设计,并制定了许多社会重建计划。所有这一切使贝聿铭成为美国建筑界的杰出人物,并为他今后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后来,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设计了许多在美国既漂亮又经济的受欢迎的公寓。1963年,费城莱斯大学授予他“人民建筑师”的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授予他纽约荣誉奖。《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城市规划。

迄今为止,他的作品有70多件,包括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香山酒店和苏州博物馆。他曾经说过,“国家越多,世界越多。”

他最有争议的作品是巴黎卢浮宫拿破仑广场的透明金字塔。当时,许多法国人对这种设计不满意,巴黎人甚至在上面写着“你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上面有文字的小圆徽章表示他们的不满。然而,就像埃菲尔铁塔一样,他的玻璃金字塔已经通过了时间的考验,成为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1世纪后,苏州博物馆成为裴的关山之作。他将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与传统的东方美学和他对家乡的感情融入到这座建筑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美。

几十年来,贝聿铭一直坚信建筑不是一种时尚,而是未来的伟大事业,应该对社会历史负责。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护。他认为建筑本身是最好的宣言。他继续对形式、空间建筑材料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被认为“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室内空间和外部形态”

为了表彰贝聿铭的贡献,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并授予他当年的美国建筑学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