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喜欢·68 浏览
阅读解答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某同学利用以下器材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不同规格合金块若干,溢水杯(足量的水),小桶,细线.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暂无解析
1. 填空题

下面四幅图所示的是该同学进行某次实验的四个步骤,给出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  ;根据图中标注的数据,可以求得本次实验所用的合金块密度是  $\text{kg/}{{\text{m}}^{3}}$.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④①②③$4.0\times {{10}^{3}}$

答案解析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是:

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合金块的重力;②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将合金块慢慢浸入水中,记下拉力;同时使溢出的水流入小桶;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溢出的水的总重力,求出排出的水重力.所以实验顺序为:④①②③;

根据称重法,合金块沉没时受到的浮力${{F}_{浮}}=G-{{F}_{示}}=4.0\text{N}-3.0\text{N}=1.0\text{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_{浮}}={{\rho}_{水}}g{{V}_{排}}$,${{V}_{排}}=\frac{{{F}_{浮}}}{{{\rho}_{水}}g}=\frac{1.0\text{N}}{1.0\times {{10}^{3}}\text{kg/}{{\text{m}}^{3}}\times \text{10N/kg}}=1.0\times {{10}^{-4}}{{\text{m}}^{3}}$,即合金块的体积$V$,合金块的密度:$\rho =\frac{m}{V}=\frac{G}{gV}=\frac{4.0N}{\text{10N/kg}\times 1.0\times {{10}^{-4}}{{\text{m}}^{3}}}=4.0\times {{10}^{3}}\text{kg/}{{\text{m}}^{3}}$.

故答案为:④①②③;$4.0\times {{10}^{3}}$.

2. 填空题

换用不同的合金块进行多次实验,下面是该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物重

$G/\text{N}$

物体浸没水中

测力计示数$F/\text{N}$

桶与排出水

总重${{G}_{1}}/\text{N}$

空桶重

${{G}_{0}}/\text{N}$

浮力

${{F}_{}}/\text{N}$

排开水重

${{G}_{}}/\text{N}$

$1$

$4.0$

$3.0$

$1.5$

$0.5$

$1.0$

$1.0$

$2$

$3.0$

$2.25$

$1.15$

$0.5$

$0.75$

$0.65$

$3$

$2.0$

$1.5$

$1.0$

$0.5$

$0.5$

$0.5$

$4$

      

该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2$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顺利得到结论,他将第$2$次实验中${{G}_{1}}$的数据“$1\text{.15N}$”改为“$1\text{.25N}$”,${{G}_{排}}$的数据改为$0\text{.75N}$.请你指出他的做法错误之处:  ;经核实,确实是${{G}_{1}}$的数据“$1\text{.15N}$”错误,也排除了测量错误的可能性,那么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篡改数据,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溢水杯中水没有装满

答案解析

这位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2$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顺利得到结论,他将第$2$次实验中${{G}_{1}}$的数据“$1\text{.15N}$”改为“$1\text{.25N}$”, ${{G}_{排}}$的数据改为$0\text{.75N}$.故他的做法错误之处:篡改数据,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在第$2$次实验中,根据称重法,合金块受到的浮力${{F}_{浮}}^{\prime}={G}’-{{F}_{示}}=3.0\text{N}-2.25\text{N}=0.75\text{N}$,大于排开的水重$0\text{.65N}$,经核实,确实是${{G}_{1}}$的数据“$1\text{.15N}$”错误,排除了测量错误的可能性,那么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可能是:溢水杯中水没有装满.

故答案为:篡改数据,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溢水杯中水没有装满.

3. 填空题

上述问题解决后,该同学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从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这个结论也表明物体所受的浮力只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两个因素有关.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排开液体的密度

答案解析

上述问题解决后,由表中数据,该同学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从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这个结论也表明物体所受的浮力只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排开液体的密度两个因素有关.

故答案为: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排开液体的密度.

举一反三
阅读解答

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科不明白$BA$段是什么意思,老师告诉他,$BA$段表示为负值.表明力$F$的方向是相反的(即竖直向上),$A$点的坐标为($-n$,$0$),则$n=400$,表示立方体下表面未接触液面时,受到方向向上大小为$400\text{N}$的力.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解答

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text{N}$,把该物体浸没在密度为$0.8\times {{10}^{3}}\text{kg/}{{\text{m}}^{3}}$的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text{N}$.求: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解答

如图甲所示,高$\text{5cm}$、重$\text{4N}$的长方体物块被弹簧固定在烧杯底部.现向烧杯中缓缓加水,水位高度$H$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弹簧每受到$\text{1N}$的力,伸长或压缩$\text{1cm}$,弹簧所受的浮力忽略不计)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解答

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ext{3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text{2N}$,$g$取$10\text{N/kg}$.求: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解答

如图所示,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物体处于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rm N$;把物体浸没在足够深的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rm N$.求: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解答

用细线竖直悬挂一个实心金属球于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9\text{N}$,把该小球浸没在水中(不碰容器底和侧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9\text{N}$,$g$取$10\text{N}/\text{kg}$.求: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解答

小静取一根圆柱形的饮料吸管,将一些铜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起来,初步做成一支密度计.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的长度为L,然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接着将该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密度计露出该液体表面的高度为h2,如图所示.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解答

14.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猜想弹箦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1)要完成操作,除了需要如图甲所示的一根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次实验△l/cm0.8实验次数1234567拉力(钩码总重)F/N弹簧伸长00.400.801.701.602.

例1: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此题探究的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领悟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钩码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还需要刻度尺;图象中横坐标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纵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结合实验数据,利用描点法画出图象。从图象中可以概括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越大。分析数据发现,除第 4 次实验数据外,其余 6 次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第 4 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实验中,如果用弹簧测力计挂钩钩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尽管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但是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难以确定,因此还是用钩码好些。

阅读解答

伽利略等科学家曾做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平面的运动情况.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