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加法是如何定义的?

将两个数相加得到总数的运算方法叫做加法。另外,两个相加的数称为相加数,相加的结果称为和。例如:47+51=98,在这个加法公式中,47和51是加数,98是和。符号“+”被称为加号,读作“加号”。

理论上,加法有以下两种定义:

定义1(序数理论)如果数A和数B是自然数,那么自然数序列中的数B在数A之后计数,这正好对应于自然数序列中的数C,那么数C被称为数A和数B之和,并且找到两个数之和的运算被称为加法。将其记为:

a+b=c

读" a加b等于c。"

A和B都被称为加数,符号“+”被称为加号。

定义2(基数理论)让A和B分别是基数为A和B的两个不相交的有限集合。如果集合A和B的并集是C,那么并集C的基数C叫做A和B之和,求两个数之和的运算叫做加法。将其记为:

a+b=c

读" a加b等于c。"

A和B都被称为加数,符号“+”被称为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