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说第一个表情符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人认为它可以追溯到1862年亚伯拉罕·林肯的演讲手稿。然而,如果只是为了今天的数字表情,这个难忘的日子应该是1982年9月19日。当时,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斯科特·法勒曼在论坛上随意地用了一串字符:-)来留言以示玩笑。无论表情符号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们都已经成为现代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的大脑处理表情符号的方式不同于真实的面部表情。

如今,表情符号的使用如此普遍,以至于行为科学家对人们如何使用它们变得非常感兴趣。有证据表明(科学记者罗尼·雅各布森(Roni Jacobson)进行了调查并在博客上发布),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的表达方式。频繁使用表情符号可以迅速温暖关系。使用太多:-(会给人不好的印象;同时,表情符号也因文化而异:例如,美国人喜欢用:-)来表示微笑,而日本人喜欢用_。

神经科学已经开始研究表情符号。“表情符号已经成为许多人交流的一部分,”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心理学家欧文·丘奇斯说。"社会神经科学家应该研究当今人们交流的方式."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这种工作已经产生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我们的大脑正在逐渐适应表情符号的处理。

以日本东京登基大学的一个小型研究实验为例。在大脑成像设备的监控下,实验参与者观看了代表快乐和悲伤的脸部图片和表情,例如,代表快乐的表情符号和代表悲伤的表情符号。在这两种情况下,受试者的大脑在右额下回活动增加,右额下回是情绪处理区域。然而,只有当他们看着面部照片时,右侧梭状回的活动才能增强,这是大脑的主要面部识别区域。该研究的负责人Masahide Yuasa在2006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值得注意的是,表情符号传达了人们的情感,但不是通过人们对面孔的理解。”

阴影部分表示活动区(1)右侧梭状回(2)右侧额下回(3)右侧额内侧回(4)右侧顶下叶。

via Yuasa等人,CHI 2006

在随后的研究中,Yuasa和公司要求受试者阅读带有表情符号的句子,同时收集他们的大脑图像。再次,他们在情感区域发现了强烈的活动,但是他们仍然在面部识别中心没有发现任何东西。这一次,他们还发现布罗卡区的大脑活动增强,这是一个与文本理解相关的区域。换句话说,就大脑而言,表情符号似乎跨越了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最近,一个由教会领导的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一个类似的实验。电极连接到参与者的头皮上,20名参与者被允许观看真实的人脸和表情符号:西式微笑:-)和担忧:-(。与此同时,他们还被要求以相反的方式观看:例如,脸朝下,和(-:这是通常表情符号的反面。

表情符号可以在没有人脸识别的情况下传达情感。

原因需要技术解释,而不仅仅是测量大脑图像。因此,教堂和公司测量了受试者的脑电波反应,通常被称为事件相关电位。大脑对不同的事件产生不同的事件相关电位。例如,当看到一张人脸时,170毫秒后会产生一个稳定的负事件相关电位(称为N170)。然而,当看到倒置面时,N170将获得更大的振幅(如下图所示)。

当看到倒置的脸时,人脑左右半球的N170振幅增加。

via Churches等人(2014),《社会神经科学》

简而言之,研究人员想知道的是表情符号,无论是正常的还是颠倒的,是否会产生类似的N170效应。当然,答案是否定的。正常的表情符号会产生一个大的N170信号,而倒置的表情符号会产生一个小的信号(见下图)。这是2014年社会神经科学研究人员发布的。他们怀疑倒置的表情符号已经失去了象征意义,只是一系列松散的标点符号。

倒置表情符号N170的波幅比普通表情符号低。

via Churches等人(2014),《社会神经科学》

有如此多的变量,从表情符号的类型到科学家使用的方法,很难说清楚为什么早期的研究显示表情符号在面部处理区域不产生大脑活动,但是最近显示了一些与面部相关的活动。答案可能是表情符号近年来被广泛使用,这导致人类大脑将表情符号更像真实的面部表情。正如教会指出的,我们的大脑在应对新环境时“惊人地活跃”。

“三十年前,当人们看到:-),人类大脑中的面部识别区域没有被激活。但是我们的世界在变,我们人类也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