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晚,一颗潜在威胁小行星2009ES越过近地点。9月2日和7日晚上,另外两个近地小行星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呼啸而过。从天文角度来看,它们离地球只有“一根头发”。

近年来,科学界越来越频繁地发布关于潜在威胁近地小行星的警告,并发布小行星何时何地可能撞击地球的预测。我们有必要担心这个吗?如果危机来了,我们能保护自己吗?记者走近亚洲最大的“地球哨兵”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盱眙近地天体望远镜,与科学家一起寻找答案。

地球经常受到“危险因素”的干扰

7日晚,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组首席研究员赵海滨坐在电脑前,凝视着江苏淮安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台控制室的屏幕。突然,一条白线划过星空背景。

“这是2009年的小行星!虽然它被发现已经有7年了,但追踪并不容易。上一次在地球上观察到它是在两年多以前。”赵海滨兴奋地说道。

来自国际小行星网络的信息显示,这颗名为2009ES的小行星是由美国亚利桑那州柠檬山天空调查公司于2009年发现的。“它们不仅相对较大,而且还是有可能脱轨的小行星,大大增加了它们的风险。”赵海滨说,由于2009年的轨道与火星只有0.0012个天文单位(180,000公里),它极易受到火星引力的扰动,从而导致轨道的改变。这种轨道变化可能离地球越来越远,也可能直接奔向地球。

摄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观测和防御小行星的难度。7日晚,一颗距离地球和月球仅0.1公里(38,000公里)的小行星2016RB1经过地球。9月5日刚刚发现的近地小行星离地球很近,几乎相当于地球的一颗卫星。9月2日,小行星2016RR1以同样的方式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呼啸而过,让天文学家们一头冷汗。

中国越来越重视对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天体的观测。199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动力学研究”小组。2006年10月,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观测站在江苏省盱眙县成立。赵海滨说,已经发现了2000多颗临时编号的新小行星,其中500多颗小行星已经精确地绕轨道运行并获得了永久编号。

算了吧——小行星是无法阻止的?

通过全球联合调查,科学研究人员发现了1640颗“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然而,近年来,一些影响地球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并没有被科学家提前预测到,这也使得公众质疑是否可以预测到地-天碰撞。如果你预测,你能做些什么?

“预警困难的关键在于人类的观察能力仍然不足。但幸运的是,近年来,地球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并有许多准确的预警记录。”赵海滨说。

1994年,对彗发碰撞事件的预测和观察使人类第一次见证了天体碰撞的巨大威力。最近的成功经验来自2008年10月7日对小行星2008TC3的预测。从小行星2008TC3被发现到它进入地球阴影(撞击前57分钟)并无法继续观测的短短19小时内,美国宇航局收到了来自26个天文台或个人的570份观测报告。

研究员林兵告诉记者,7日晚对2009年的观测也可以证明人类对近地小行星的预测精度已经比较高。“根据一系列轨道要素,中国研究人员有能力准确预测一颗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的轨道。从视觉上来说,我们将在它到来之前知道它将走向何方。”林兵说。

不要惊慌——加强联合测试和全球监控

太空中的小天体与地球之间的碰撞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每秒钟都会有大量来自太空的微小粒子爆发到大气中。然而,较大的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是典型的小概率和高风险事件,即小行星越大,撞击地球的可能性越小。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每1亿年出现一次,直径超过1公里的小行星出现50万年,直径超过140米的小行星出现5000-1万年。

天文学家认为,尽管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小行星对地球的影响不可低估。为了防止天体攻击地球,人类一直在加强全球联合调查和预警机制的建设,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据了解,近年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共同建立了国际近地天体监测网,先后发现了1640多颗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天文学家最关心的是一颗名为阿波菲斯的近地小行星。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科学和技术小组会议,会上有一个专题讨论近地天体问题,总结当年近地天体的观测和预警情况,并指导后续观测和研究计划。作为中国近地天体研究人员的代表,赵海滨连续三年被邀请参加会议。

"人类防范小行星的能力正在提高."赵海滨说,在监测潜在威胁小行星和有效测量其轨道的基础上,一旦发现对地球有严重威胁的小行星和彗星,运载爆炸装置的火箭或航天器可在小行星附近发射和引爆,以改变其运行速度和方向,从而确保地球的安全。

“黑仔”

天文学家说,不仅有近地小行星,还有近地彗星,它们可能会威胁地球和人类,成为太空中的“杀手”。在天文学中,近地小行星和近地彗星通常被称为近地小行星。

威胁

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根据国际小行星中心网站的最新发布,科学研究人员通过全球联合调查发现了1640颗“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

活力

据统计分析,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1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其能量相当于30亿颗广岛原子弹。天文学家普遍认为恐龙在6500万年前灭绝的原因是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