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喜欢·336 浏览
多选题

(多选)关于物理实验中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大
B
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时,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C
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D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题目答案

AB

答案解析

分析:

(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小车运动速度慢些,斜面的坡度要小,这样所用的时间长些.(2)给已经磨损的砝码赋予一定的值,进行判断.

假设标有100g的砝码,磨损后还有90g,当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标有100g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平衡,实际物体的质量是90g,读数却是100g.(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在使用温度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温度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和温度计中液面相平.

解答:

解:A.在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故A正确; B.假设标有100g的砝码,磨损后实际质量为90g,当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标有100g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平衡,实际物体的质量是90g,读数却是100g.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故B正确;

C.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倒数第一位为估读值,故C错误;

D.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AB.

举一反三
多选题

现有密度分别为ρ$_1$、ρ$_2$(ρ$_1$<ρ$_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_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  )

A
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frac {2ρ$_1$ρ$_2$}{ρ$_1$+ρ$_2$}$
B
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frac {ρ$_1$+ρ$_2$}{2}$
C
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frac {ρ$_1$}{ρ$_2$}$)m_0
D
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frac {ρ$_2$}{ρ$_1$}$-1)m_0

题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分析:

要当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时,我们可设每种液体的体积为V,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2V,然后根据公式m=ρV得出这两种液体的质量表达式,从而就可以得出混合液体的质量表达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混合液体的密度表达式.

解答:

解:(1)我们设液体的体积为V,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2V,

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_1$=ρ$_1$V,m$_2$=ρ$_2$V,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m=m$_1$+m$_2$=ρ$_1$V+ρ$_2$V,

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ρ=$\frac {ρ$_1$V+ρ$_2$V}{2V}$=$\frac {ρ$_1$+ρ$_2$}{2}$.

故A错误、B正确;

(2)因为ρ=$\frac {m}{V}$,ρ$_1$<ρ$_2$,

m_0一定,所以由ρ=$\frac {m}{V}$,V=$\frac {m}{ρ}$可知,V$_1$>V$_2$,

使混合液质量最大,即V$_2$全取,V$_1$有剩余,

则m_剩=m_0-ρ$_1$V$_2$=m_0-ρ$_1$$\frac {m}{ρ$_2$}$=(1-$\frac {ρ$_1$}{ρ$_2$}$)m_0.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混合液密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两液体等质量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为ρ_混=$\frac {2ρ$_1$ρ$_2$}{ρ$_1$+ρ$_2$}$、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为ρ_混′=$\frac {ρ$_1$+ρ$_2$}{2}$.

多选题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无关
B
物质的密度不会改变
C
体积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小
D
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题目答案

AD

答案解析

解答: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密度的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正确;当物质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时,密度会变小,故B错误;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密度与体积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故密度与温度有关,故D正确;应选AD.

多选题

(多选)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并来回摆动,则不倒翁摆动的过程中(  )

A
完全依靠惯性
B
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C
通过竖直位置靠的是惯性
D
其重心的位置相对于不倒翁本身不改变

题目答案

CD

答案解析

分析:

①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②物体的平衡状态指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③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物体的形状不变,重心位置不变.

解答:

解:

A、如果“不倒翁”来回摆动过程中完全靠惯性就翻过去了.此选项错误;

B、“不倒翁”摆动过程非静止、非匀速直线,状态不平衡.此选项错误;

C、没有惯性“不倒翁”就在竖直位置静止平衡了.此选项正确;

D、“不倒翁”摆动过程中,重心基本不变.此选项正确.

故选C、D.

点评:

此题以“不倒翁”为素材,考查了惯性、平衡状态和重心等概念或规律,有一定的难度.

多选题

(多选)关于分力与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
B
合力与分力的性质相同
C
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D
合力与分力的性质不影响作用效果

题目答案

AD

答案解析

分析:

从合力与分力的定义知道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一定相同.

它们的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它们的性质可能不同.

解答:

解: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一定相同,故A正确.

B、合力与分力的性质可以不同,故B错误.

C、合力与分力不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若两力合成,则合力不存在;若一个力分解,则分力不存在,故C错误.

D、合力与分力的性质不影响作用效果.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关键抓住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多选题

(多选)关于几个力与其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
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
合力的作用可以替代原来那几个力的作用
D
求几个力的合力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题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它们间是等效代替关系,即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答:

解: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合力的作用可以替代原来那几个力的作用,故AC正确;

B、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不是重复受力;故B错误;

D、几个力的合力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力的合成的等效代替关系,知道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与分解的,不是任意分解的.

多选题

(多选)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橡皮筋连接的细绳必须等长
B
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应使两弹簧秤的拉力相等,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C
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结点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D
在拉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题目答案

CD

答案解析

分析:

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关键是作准力图,然而要想作好力图必须读准力的大小与画准力的方向,因此一切操作和要求均要围绕此目的展开.

解答:

解:A、与橡皮筋连接的细绳要稍微长些,并非要求等长,故A错误;

B、因本实验中作出力的大小与方向是重点,至于两弹力的大小是否相等,没有特定要求,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即可,故B错误;

C、在实验中必须确保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即一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作用效果相同,故C正确;

D、实验中为了减小因摩擦造成的误差,要求在拉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实验的核心是实验原理,根据原理选择器材,安排实验步骤,分析实验误差以及具体操作细节等细节,均要在实验原理的指导下进行.

多选题

(多选)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使用了平木板、细绳套、橡皮条、测力计等实验器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平木板水平放置时,使用测力计前应将测力计水平放置,检查并矫正零点
B
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
C
两细绳套夹角越大越好
D
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越大越好

题目答案

AB

答案解析

分析: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了解整个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以及这些具体操作的意义.

解答:

解:A、为了读数准确,在进行实验之前,一定要对弹簧进行校对零点,故A正确;

B、为了减小实验中摩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故B正确;

C、两细绳套夹角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方便作图即可,不是越大越好,故C错误;

D、用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拉力不能太太,也不能太小.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在解决设计性实验时,一定先要通过分析题意找出实验的原理,通过原理即可分析实验中的方法及误差分析.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真正的理解具体实验操作细节的意义,因此平时同学们应该加强实验实践,而不是空洞的记忆实验.

多选题

(多选)如图所示,物体M受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水平拉力作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M一定不受摩擦力
B
物体M可能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
物体M可能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
物体A和B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

题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分析:

1、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若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则两个物体间有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分析物体可能的运动状态,对其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解答:

解:由图知,物体静止在桌面上,则物体受力平衡:

若A的拉力大于B的拉力,则物体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则产生向右的摩擦力,此时F_A=F_B+f;

若A的拉力小于B的拉力,则物体有向右的运动趋势,则产生向左的摩擦力,此时F_A+f=F_B;

若A的拉力等于B的拉力,则物体不受摩擦力.

所以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此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关键是能判断物体所受拉力的三种情况,正确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做出判断.

多选题

(多选)重为G的气象探测气球,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中,不慎掉出一个重为G_0的小物体,之后气球又匀速上升,假若气球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均为F,空气阻力大小均为f,那么(  )

A
F+f=G
B
F-f=G_0
C
G_0=2f
D
F=2G_0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分析: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反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分别对气球上升或下降的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力的关系.

解答:

解:当气球匀速下降时,竖直向下受到重力作用,即大小为G,竖直向上受到浮力F和阻力f作用;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F+f=G;

当气球匀速上升时,竖直向下受到重力G-G_0和阻力f作用,竖直向上受到浮力F作用;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G-G_0+f=F,即G_0=2f.

故选 A、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掌握程度,并且会根据物体的状态和二力平衡的条件确定力的关系.

多选题

如图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砝码放在木块上.现用2N的力F水平拉木块,木块、砝码、长木板均保持静止,此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对砝码的摩擦力为2N
B
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2N
C
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2N
D
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0

题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分析:

静摩擦力大小与外力大小有关,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据此做出判断.

解答:

解:A、用2N的力F水平拉木块,木块、砝码、长木板均保持静止,此状态下,砝码相对木块静止,水平方向没有运动趋势,木块对砝码的摩擦力为0,故A错误;

B、用2N的力F水平拉木块,木块静止,拉力与长木板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等于拉力,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2N,故B正确;

C、D、由B分析,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2N,木块对长木板的摩擦力是2N,它们是相互作用力,对长木板受木块对长木板的摩擦力是2N,由于长木板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即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2N,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