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

“然后呢……"

大家一直盼望的巴学园的午饭时间,最近又增添了有趣的新节目。

在这以前,巴学园的午饭时间是这样的:先由校长先生检查全校五十名学生的盒饭,看是否都带齐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如果有的孩子少带了一种,两只手各拿一只锅走在先生后面的校长夫人,就会从锅里盛出菜来分给那个孩子。然后大家一起唱:“好好嚼啊,把吃的东西……”唱完之后,说一声“我吃啦”,午饭就开始了。但是现在,在说了“我吃啦”之后,又加进来一个节目,那就是“由谁来‘说说话”’。

前两天,校长先生说:

“大家能勋口善于说话就好了。从今天开始,吃午饭的时候,每天都由一个人到圆圈中间说说话,怎么样?

孩子们有的觉得,“虽然自己不擅长说话,不过听一听倒是很有趣”,有的想“哇,说给这么多人听,我可是最喜欢了”,总之想法各种各样。小豆豆想是:“虽然还不知道说什么好,但想说说试试。”

就这样,孩子们大都赞成校长先生的提议,第二天午饭时,就开始了“说话”节目。

校长先生根据自己在国外的生活经历,对平时在家里被教导“吃饭时不许说话”的孩子们说:

“吃饭的时候,应当尽量让心情愉快。不要急匆匆地吃完,而要花点儿时间,一边说着各种话题一边吃比较好。”

校长先生总是这么说。而且,先生还认为:

“以后,孩子们能够在别人面前,清楚、自由、毫不羞涩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是绝对必要的。”

所以,先生决定现在就开始训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当大家都说“赞成”的时候,先生说了下面的话,小豆豆用心听着。

“好吧?不必想着非要说得很好不可,只要是自己想说的话,什么都可以。总之,试一试吧!”

说话的顺序也排好了。在大家唱完“好好嚼啊……”之后,要说话的孩子可以快快地吃完。

但是,这回的说话,和课间休息时大伙儿三五个一块儿聊天的时候不一样,这是站在全校五十名学生的正中间说话,无疑既需要勇气,又很有难度。一开始,有的孩子非常害羞,只是“嘿嘿、嘿嘿”地笑着;也有的孩子好不容易想出了话题,但是一起头又全部忘记了,只把一个题目比如说“青蛙往侧面跳”重复来重复去,结果只说了一句:

“下雨了……完了。”

就鞠一个躬,回到座位上去了。

还没有轮到小豆豆,不过小豆豆准备轮到自己的时候,还说自己最喜欢的“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只是,小豆豆的“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太有名了,每当课间休息讲给大家听的时候,大家都说“啊,听腻了”。尽管如此,小豆豆还是决定就说这个。

就这样,每天有一个孩子站到大家中间说话。有一天,轮到了一个男孩,可他无论如何也“不想说”,因为:

“我没有什么可说的。”

小豆豆觉得居然有人没什么可说的,真是好奇怪。不过,那个男孩还是坚持“没有话说”,校长先生走到那个孩子摆着空饭盒的桌子跟前,说:

“你说自己没有话说……”

“什么话也没有。”

那个孩子说。这绝对不是故意找别扭,或者存心找麻烦,而是的确没什么可说的。

校长先生“哈哈哈”地笑了起来,一点儿也不在乎自己漏风的牙齿,接着说道:

“那么,我们编一个吧。”

“编一个?”男孩非常吃惊地问。

于是,校长先生让这个男孩站到大家中间,自己坐到男孩的位子上,说:

“想一想你今天早晨从起床,一直到来学校,这之问都有什么事情?一开始,你做什么了?”

男孩挠了挠头,先说了一声:

“哎——”

校长先生说:

“你看,你说了‘哎——’,这不是有话说了吗?‘哎——’之后,再说什么呢?”

男孩又挠了挠头,接着说道:

“哎——早晨我起床了。”

小豆豆和小学生们虽然觉得有点儿可笑,但都注意听着。接着男孩又说:

“然后呢……”

一边说着,他一边又挠一挠头。校长先生两只手叠在一起,放在桌子上,一直微笑着看着那个孩子。这时,先生说:

“很好。就这样,大家都知道你在早晨起床了。并不是说了有趣的事,或者令人发笑的事才了不起,而是像你这样,本来觉得‘没话说’的,找到了可说的话,这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那个孩子用非常响亮的声音说:

“然后呢……”

大家一齐往前探了探身。男孩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然后呢,妈妈对我说。陕刷牙’,我就刷牙了。”

校长先生拍起手来,大家也拍起手来。于是,男孩的声音比刚才更大了:

“然后呢,我就到学校来了。”

把身体往前探着的高年级学生中,有的孩子好像探得太过火了吧,把头都碰到了饭盒上。但是,大家都非常快活。

“那个孩子有话可说了!”

先生热烈地拍起手来,小豆豆他们也使劲儿鼓掌。站在正中间的那位“然后昵……”的男孩,也一起鼓起掌来。礼堂里一片鼓掌的声音。

这次鼓掌的情形,即便那个男孩长大成人以后,也一定不会忘记吧。

“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