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喜欢·135 浏览
单选题

常温下的两种溶液:①pH=9的NaOH溶液,②pH=9的CH$_3$COONa溶液.对这两种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
c(Na_):①>②
C
两溶液分别用水稀释10倍后,pH①=pH②<9
D
将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a_)=c(CH$_3$COO_)+c(OH_)-c(H_)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A、根据H$_2$O⇌H_+OH_,从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NaOH抑制水的电离,CH$_3$COONa促进水的电离;

B、CH$_3$COONa部分水解,则醋酸钠的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C、加水稀释促进盐的水解;

D、根据电荷守恒分析.

解答:

解:A、根据H$_2$O⇌H_+OH_,NaOH抑制水的电离,CH$_3$COONa促进水的电离,所以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故A错误;

B、CH$_3$COONa部分水解,则醋酸钠的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NaOH完全电离,NaOH的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所以CH$_3$COONa的浓度大于NaOH的浓度,则c(Na_):①<②,故B错误;

C、加水稀释促进CH$_3$COONa的水解,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醋酸钠溶液的PH变化小,则两溶液分别用水稀释10倍后,pH①<pH②<9,故C错误;

D、将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_)+c(H_)=c(CH$_3$COO_)+c(OH_),即溶液存在:c(Na_)=c(CH$_3$COO_)+c(OH_)-c(H_),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盐的水解、水的电离、溶液中电荷守恒的应用等,题目涉及的内容较多,侧重于有关知识的应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举一反三
单选题

25℃下,在pH都等于9的CH$_3$COONa、NaOH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_离子浓度分别为Amol/L与Bmol/L,则A和B关系为(  )

A
A<B
B
A=10_B
C
B=10_ A
D
A=B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所以pH=9的CH$_3$COONa、NaOH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_离子浓度分别为 $\frac {K_w}{c(H_)}$mol/L、c(H_),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所以pH=9的CH$_3$COONa、NaOH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_离子浓度分别为 $\frac {K_w}{c(H_)}$mol/L、c(H_),所以A=$\frac {K_w}{c(H_)}$mol/L=$\frac {10}{10}$mol/L=10_mol/L、B=c(H_)=10_mol/L,所以B=10_ A,故选C.

点评:

本题以盐类水解为载体考查水的电离,明确酸、碱和部分盐对水电离的影响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酸或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单选题

在pH=9的NaOH溶液和CH$_3$COONa溶液中,水电离的OH_浓度分别为M mol/L和N mol/L,M和N的关系为(  )

A
M>N
B
M=10_N
C
N=10_M
D
M=N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H$_2$OH_+OH_,从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NaOH抑制水的电离,CH$_3$COONa促进水的电离.

解答:

解:pH=9的NaOH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c(OH_)=c(H_)=10_mol/L,即M=10_mol/L,

pH=9的CH$_3$COONa溶液促进水的电离,OH_全部由水电离产生,c(H_)=10_mol/L,则c(OH_)=10_mol/L,即N=10_mol/L,

所以:M:N=10_mol/L:10_mol/L=10_,即M=10_N,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pH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碱和盐分别对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

单选题

pH均为10的CH$_3$COONa溶液和NaOH,其中由水电离出的OH_浓度分别为A mol/L和B mol/L,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A=B
B
A<B
C
A>B
D
无法确定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氢氧化钠是强碱,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抑制水电离,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能水解而促进水电离,所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_浓度A>B,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明确哪些物质促进水电离、哪些物质抑制水电离即可解答,注意两种溶液中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为易错点.

单选题

向三份0.1 mol·L^{-1} CH$_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_4$NO$_3$、Na$_2$SO$_3$、FeCl$_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_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A
减小、增大、减小
B
增大、减小、减小
C
减小、增大、增大
D
增大、减小、增大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含有弱根离子的盐溶液,如果两种溶液的酸碱性相同,那么它们混合后会相互抑制水解;如果一种溶液显酸性,另一种溶液显碱性,那么它们混合后弱根离子能相互促进水解.

解答: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明确含有弱根离子的盐溶液,如果两种溶液的酸碱性相同,那么它们混合后会相互抑制水解;如果一种溶液显酸性,另一种溶液显碱性,那么它们混合后弱根离子能相互促进水解.

单选题

向三份0.1 mol·L^{-1}的NH$_4$Cl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Mg、NaOH、SO$_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NH$_4$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A
减小、增大、减小
B
增大、减小、减小
C
减小、增大、增大
D
减小、减小、增大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解答: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明确含有弱根离子的盐溶液,如果两种溶液的酸碱性相同,那么它们混合后会相互抑制水解;如果一种溶液显酸性,另一种溶液显碱性,那么它们混合后弱根离子能相互促进水解.

单选题

常温下,将少量水加入下列物质中,相关量变化正确的是(  )

A
AgCl悬浊液中 c(Cl_)变小
B
0.1mol/LCH$_3$COOH溶液中 c(H_)变小
C
0.1mol/LNa$_2$CO$_3$ c(HCO$_3$_)变大
D
0.1mol/LNH$_4$Cl溶液中 n(OH_)变小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A、向氯化银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能促进氯化银的电离,但氯离子浓度不变.

B、CH$_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pH增大,溶液中c(H_)减小.

C、碳酸钠溶液加水稀释,能促进碳酸钠的水解,但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减小.

D、氯化铵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pH值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导致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增大.

解答:

解:A、悬浊液是饱和的,加入少量水之后仍是饱和的,所以向氯化银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能促进氯化银的电离,但氯离子浓度均不变,故A错误.

B、CH$_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但由于溶液体积增大的倍数大于电离的倍数,导致溶液的pH增大,导电能力减弱,溶液中c(H_)减小,故B正确.

C、碳酸钠溶液加水稀释,越稀越水解,水解程度增大了,n(HCO$_3$_)变大,溶液体积也增大了,且增大的比n(HCO$_3$_)增大得多,所以 c(HCO$_3$_)变小,故C错误.

D、氯化铵溶液中加水稀释,能促进氯化铵的水解,导致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溶液的体积也增大,但溶液体积比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的多,所以氢离子浓度变小,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体积增大,导致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也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移动,注意B、C选项中,虽然加水稀释能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的水解,但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会减小,为易错点.

单选题

(多选)在配制盐溶液时,为抑制盐水解,需加入某一溶液,下列各组溶液配制时所加溶液(括号内为溶质)正确的是(  )

A
Fe$_2$(SO$_4$)$_3$(HCl)
B
Na$_2$CO$_3$(NaOH)
C
AlCl$_3$(H$_2$SO$_4$)
D
CH$_3$COONa(CH$_3$COOH)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水解平衡生成的产物选择所加溶液,关键注意不要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硫酸铁水解生成硫酸,所以应该加硫酸,故A错误;

B、碳酸钠水解生成氢氧化钠,所以加氢氧化钠抑制水解,故B正确;

C、氯化铝水解生成氯化氢,所以应该加盐酸,故C错误;

D、醋酸钠溶液水解生成醋酸,所以加醋酸抑制水解,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主要考查了盐类水解平衡的应用,难度不大,关键要根据不要引入新的杂质判断;

单选题

在一定条件下,Na$_2$S溶液存在水解平衡:S_+H$_2$O═HS_+OH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通入H$_2$S,HS_浓度增大
C
升高温度,$\frac {c(HS_)}{c(S_)}$减小
D
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及温度、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来分析解答;

A、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

B、通入硫化氢,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C、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根据平衡移动判断离子浓度变化;

D、加入NaOH固体是一种强碱,据此回答.

解答:

解:A、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稀释时平衡常数是不变的,故A错误;

B、通入H$_2$S,HS_浓度增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使S_+H$_2$O⇌HS_+OH_正向移动,HS_浓度增大,故B正确;

C、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移,c(S_)减小,c(HS_)增大,所以$\frac {c(HS_)}{c(S_)}$减小,故C错误;

D、加入NaOH固体是一种强碱,溶液pH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解平衡常数及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水解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常数一样是温度的函数,与条件无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样适合水解平衡的移动,要多迁移,多联系.

单选题

向三份0.1mol/L CH$_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_4$NO$_3$、Na$_2$CO$_3$、CH$_3$COONa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_3$COO_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A
减小、增大、减小
B
增大、减小、减小
C
减小、增大、增大
D
增大、减小、增大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含有弱根离子的盐溶液,如果两种溶液的酸碱性相同,那么它们混合后会相互抑制水解;如果一种溶液显酸性,另一种溶液显碱性,那么它们混合后弱根离子能相互促进水解,据此分析.

解答:

解:CH$_3$COONa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NH$_4$NO$_3$是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呈酸性,所以向醋酸钠溶液中加硝酸铵会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

Na$_2$CO$_3$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所以向醋酸钠溶液中加碳酸钠会抑制醋酸根离子的水解,导致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

CH$_3$COONa溶液中加入CH$_3$COONa,会导致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明确影响盐的水解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单选题

在一定的温度下,向CH$_3$COONa的稀溶液里加水稀释,下列各种量变小的是(  )

①H_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OH_的物质的量浓度

③c(CH$_3$COO_)/c(CH$_3$COOH)

④c(H_)•c(OH_)

A
①②
B
C
②③
D
②③④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醋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H$_3$COO_+H$_2$O⇌CH$_3$COOH+OH_,CH$_3$COONa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但是溶液中c(OH_) 减小,c(H_)增大;溶液中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小,CH$_3$COOH分子的物质的量增大,$\frac {c(CH$_3$COO_)}{c(CH$_3$COOH)}$的值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①CH$_3$COON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H$_3$COO_+H$_2$O⇌CH$_3$COOH+OH_,加水稀释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c(OH_)减小,由于水的离子积不变,所以c(H_)增大,故①不符合;

②c(OH_),醋酸钠溶液加水稀释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增大,但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故②符合;

③醋酸钠稀释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小,醋酸分子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frac {c(CH$_3$COO_)}{c(CH$_3$COOH)}$的比值减小,故③符合;

④由于温度不变,所以水的离子积不变,即c(H_)•c(OH_)的值不会变化,故⑤不符合;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盐的水解原理及其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盐的水解原理,明确影响盐的水解的因素,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