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喜欢·268 浏览
单选题

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三个不同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他们的方法是,先将下图装置分别放在天平上调节至平衡,然后分别取下,甲、乙将试管中的液体与锥形瓶中的物质混合,丙将气球中的镁粉倒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再放入各自的天平上,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三个都平衡;
B
甲、乙、丙三个都不平衡;
C
甲不平衡,乙、丙平衡;
D
只有乙仍然平衡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的药品和装置应该考虑到:①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②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物中也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可不考虑密闭.

解答:

解:甲实验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跑掉了,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的质量要小于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故天平不平衡;乙实验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没有生成气体,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不变,天平平衡;丙实验中,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生成的氢气被气球收集了起来,没有跑掉,在不考虑浮力的条件下,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前相等,天平平衡;

故选C

点评:

本题告诉我们在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时,要选择密闭的装置或者在选择药品时要注意不要选择反应后有气体生成的药品.

举一反三
单选题

下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A
B
C
D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其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本题中的实验探究也应符合这一规律,如果用的药品相互反应生成的是沉淀和水,可以用烧杯等敞口容器;如果用的药品生成的是气体、或有气体加入或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就必须用密闭的容器.

解答:

解:A、本选项用的是密闭的容器,反应前后天平平衡,故选项正确;

B、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都跑到空气中去了,因此不可以,故选项错误;

C、镁条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应该用密闭的容器,故选项错误;

D、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应该用密闭的容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考点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抓住要点:五个一定不变,一个一定变.还要注意药品的选择和装置的选择,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单选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右图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结果测得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他们更换药品后重新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他们选用的试剂是(  )

A
稀盐酸和镁条
B
碳酸钠和稀硫酸
C
稀盐酸和铜粉
D
碳酸钠和氯化钙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对于质量守恒定律定律的理解与运用,在考虑物质的质量总和时,要把参加反应的气体或者生成的气体也得考虑到,这一点是我们容易错的地方,本题中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所以如果反应中有气体产生将会逸散到空气中,这样就会给我们造成质量不守恒的假象,所以在现有的条件下,要是想得出正确的结论,只能是用不会生成气体,也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来进行实验.

解答:

解:A、稀盐酸和镁条反应要生成氢气,而氢气要逸散到空气中,难以称量,故A错

B、碳酸钠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样难以称得其质量,故B错

C、稀盐酸和铜粉不反应,也就谈不上质量守恒了,故C错

D、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没有气体产生,所以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故D对

故选D

点评:

在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参加反应和生成的物质的状态,特别是在有气体、白烟等反应中,不要仅仅根据我们看到的假象,就简单的认为质量不守恒,也就是说考虑问题要全面.

单选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2Mg+O$_2$$\xlongequal[]{点燃}$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
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生成氧化镁质量5克
B
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生成氧化镁质量5克
C
镁的质量24克,氧气质量32克,生成氧化镁质量56克
D
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生成氧化镁质量5克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镁完全燃烧时,生成氧化镁.由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的比例关系应用于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选项正误.

解答:

解:由化学方程式2Mg+O$_2$ $\xlongequal[]{点燃}$2MgO能够可知:每有48份质量的镁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化合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即参加反应的镁、氧气和生成的氧化镁质量之比=3:2:5

A、不符合各比例关系,故错误;

B、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

C、不符合各比例关系,故错误;

D、不符合各比例关系,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在这里要注意“参加反应”这四个字的含义.

单选题

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
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
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由两种不同的5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同种元素的2个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由三种不同种的5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两种不同种的2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

解答:

A、反应前后的四种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共有4种分子;故A正确;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因此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

C、该反应由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反应,但生成两种化合物,不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的特征,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

D、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不同,说明反应中分子进行了再分,而变化前后原子没有改变,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中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方面的知识.判断模型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这是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

单选题

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
物质的总质量
B
元素种类
C
分子数目
D
原子数目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

解答: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物质的总质量是一定不变的;

B、元素种类、元素质量都不变,因为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元素是一定不变的;

C、化学反应前后有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所以C是正确的;

D、因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故选C.

点评:

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两个一定变: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单选题

如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根据反应前后的分子数变化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
此反应属化合反应
B
此反应中A物质有剩余
C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A+B=2C
D
此反应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分子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解答本题.

解答:

因反应前有A、B两种分子,反应后只生成C这一种新分子,可以判断出选项A是正确的;

由反应后的图示中仍有A的分子,可以判断出A物质有剩余;

由图示可以看出生成两个C分子需要两个A分子和一个B分子,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B=2C;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无一例外,因此D是错误的.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对分子微观构成示意图的认识.由于本题比较抽象,因此难度较大,容易出错,因此在解答时要细心审题,理清相关知识,认真作答.

单选题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
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分子
B
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该反应中生成物有单质和化合物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分析判断分子的种类,物质类别.

解答:

A、由微粒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分子,所以,A正确;[br]B、由微粒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B错误;[br]C、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C错误;[br]D、由微粒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D错误.[br]故选:A.

点评: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的分子,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单选题

现有a g A物质和b g B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 g C物质和n gD物质.对此,下列说法或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变化
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C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D
在该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存在如下关系:ag+bg═mg+ng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原子的种类、原子的质量、原子的个数都不变,而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有可能发生变化.由此可确定本题答案.

解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1)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A正确;

(2)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因此B正确;

(3)物质的种类和质量都会发生变化,因此C不正确;

(4)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物质的总质量,因此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比较简单.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X个乙分子和Y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未发生了改变
B
反应生成的物质丙属于单质
C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
X与Y之比等于1:3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3个乙分子和1个丙分子,每个乙分子是由2个A原子构成的.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可以判定得出反应的粒子个数关系、物质的种类等.

解答:

A、反应前的甲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变化成乙分子和丙分子,A错;

B、丙是由同种的B原子构成的分子,丙属于单质,B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1种,生成物是2种,属于分解反应,C错;

D、X与Y之比等于3:1,D错.

故选B.

点评:

本题通过微粒模拟图考查了分子的性质,单质、置换反应的概念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首先判定出乙的分子构成.

单选题

如图是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C
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化合物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需要要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对比微粒构成,可得到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而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从而得到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的判断.

解答:

A、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为光照,因此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的判断是正确的;故A正确;

B、对比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可以得到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判断,故B正确;

C、反应物中有一种物质的分子由两个相同的原子所构成,可判断该反应物为单质;故C不正确;

D、对比反应前后的分子构成可得出反应前后分子构成发生改变,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而构成分子的原子没有改变,只是进行了重新结合;因此,可判断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而不能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