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喜欢·253 浏览
单选题

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观察气体颜色
B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C
闻气体的气味
D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氧气的鉴别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

根据氧气的性质助燃性,氧气的鉴别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氧气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举一反三
单选题

下列气体中,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氢气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体的收集与气体性质间的关系.不易溶或难溶性气体最好的收集方法为排水集气法,使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则说明气体不易溶或者是难溶.

解答:

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选用排水法收集;密度略小于空气密度但和空气密度太接近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不能选.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所以不可选用排水法收集,故B不能选.

C、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难溶于水可选用排水法收集,故C不能选.

D、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不易溶于水,所以氢气可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也可选用排水法收集,故D符合题目要求.

故答案选D.

点评:

应熟悉常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排空气法要根据气体的密度来确定,但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不是很纯;气体用排水法收集的较纯,还可用其它排液法来收集气体,如二氧化碳可用排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

单选题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气管要插到集气瓶的(  )

A
瓶口
B
瓶边
C
瓶底
D
任意位置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为了尽可能的排干净集气瓶内的原有空气,使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所以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

解答:

解: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便于尽可能的排干净集气瓶内的原有空气,使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实验时的注意事项,需学生操作实验时熟练掌握.

单选题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看集气瓶口是否有气体冒出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木条是否复燃
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D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只要证明瓶口是氧气就说明氧气已收集满,根据氧气有助燃的性质去检验.

解答:

解: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故选C.

点评:

气体的验满一定要在瓶口,而不能进入瓶内,并根据各自的性质,如验满氧气时是根据氧气的助燃性;检验二氧化碳时是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单选题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

A
集气瓶
B
烧杯
C
水槽
D
导管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的仪器名称分析,通常水放在水槽里,收集气体的主要仪器是集气瓶,收集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口下方.

解答:

解: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通常水放在水槽里,收集气体的主要仪器是集气瓶,收集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口下方.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及所用到的仪器的掌握程度,解题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想所学的知识和实验操作来回答.

单选题

收集比空气轻,易溶于水的气体最好采用(  )

A
向上排空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排水法
D
都可以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排水集气法适用于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如果气体不溶于某种溶液,则可采用排某种溶液的方法收集这种气体;排空气集气法适用于收集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与空气有较大差异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

解:据题意知某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在水中易溶解,所以不可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B.

点评:

这种类型的题较为简单,只要同学们了解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就可做好

单选题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的密度(  )

A
一定比空气大
B
一定比空气小
C
可能大也可能小
D
接近空气密度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和该气体的密度的关系分析.

解答:

解: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说明该气体的密度不能接近空气密度,可以比空气密度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以比空气密度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和该气体的密度的关系,认真分析,难度不大.

单选题

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可以是:



方法一:2H$_2$O$_2$$\xlongequal[]{MnO$_2$}$2H$_2$O+O$_2$↑

方法二:2KMnO$_4$$\xlongequal[]{△}$K$_2$MnO$_4$+MnO$_2$+O$_2$↑

(1)这两种方法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都是{_ _}反应.

(2)用方法二制取一瓶氧气,可选择下列装置中的{_ _}.

A
分解;AE
B
化合;AF
C
分解;BE
D
化合;BF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1)根据化学方程式提供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多少来分析反应类型;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然后进行组合.

解答:

(1)这两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都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则属于分解反应;

(2)方法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的A装置;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用方法二制取一瓶氧气的组合是A、E(或A、F);

故答案为:(1)分解 (2)A、E(或A、F),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据制取氧气的两个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及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选择,难度不大,关键是熟练掌握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及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

单选题

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_ 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可选择{_ _}组成,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择{_ _}.

A
c;ab;i
B
e;ab;g
C
c;bd;g
D
e;bd;i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1)根据量筒是量取一定液体体积的仪器分析;

(2)反应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方法是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解答:

(1)量筒是量取一定液体体积的仪器,故填:e;

(2)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所以其发生装置可选择a、b组成;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所以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择g,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通过此题要知道反应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方法是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单选题

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O$_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将KClO$_3$,和MnO$_2$混合.用纸槽装入试管中
B
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然后加热,立即收集O$_2$
C
待集气瓶充满O$_2$,盖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面
D
收集完成后,松开橡皮塞,再熄灭酒精灯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A、取粉末状药品装入试管内用到药匙或纸槽;

B、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应注意先后顺序,不能盲目操作;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注意收集满应盖好玻璃片后移出水面;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试验完成后应注意先后操作顺序,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解答:

解:A、将KClO$_3$和MnO$_2$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内用到药匙或纸槽;故A正确.

B、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给试管均匀预热,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水槽里,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氧气.故B不正确;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满盖好玻璃片后移出水面;故C正确.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试验完成后应注意先把导管移出水面(或先松开橡皮塞),再熄灭酒精灯,避免产生不良后果.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意识.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是(  )

A
确定所制气体的反应原理
B
选择适合制取该气体的实验装置
C
明确验证所制得气体的方法
D
研究如何使用制得的气体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的思路可以从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和气体的检验三个方面分析,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要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考虑用一个什么反应来生成这种气体,即反应原理,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

B、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考虑选择适合制取该气体的实验装置来制取气体,故选项错误.

C、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考虑验证所制得气体的方法,故选项错误.

D、实验室制取气体,不需要研究如何使用制得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和气体的检验)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