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喜欢·12 浏览
单选题

使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
B
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
C
“U”型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
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压强的大小用压强计测量.在使用压强计之前要检查其密闭性,防止漏气.

连通器是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

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是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时,橡皮膜受到的压强等于U型管内液体高度差产生的压强.

解答:

解:

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且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好.故A错误;

B、“U”形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以它不是一个连通器,故B错误;

C、“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即液体静止时,右管中的液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压强计的测量原理是:压强的变化引起U形管两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液体压强的变化是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显示的,采用的是转换法;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

举一反三
单选题

如图所示,美国汽车迷制造的跑车“海狮”是目前世界上号称最快的水陆两栖车之一,海上速度可达到96km/h,若它以此速度航行6min,那么,

(1)“海狮”车航行距离为多少?

(2)若车底某处离水面的距离为0.2m,此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ρ_海水=1.03×10_kg/m_)

A
9.4km;2018.6Pa
B
9.5km;2018.7Pa
C
9.6km;2018.8Pa
D
9.7km;2018.9Pa8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1)已知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利用S=vt可以得到行驶的距离;

(2)已知海水的深度和密度,利用P=ρgh计算受到的压强.

解答:

解:

(1)“海狮”行驶的距离为S=vt=96km/h×0.1h=9.6km;

(2)车底某处受到的海水压强为P=ρgh=1.03×10_kg/m_×9.8N/kg×0.2m=2018.8Pa.

答:

(1)“海狮”行驶的距离为9.6km;

(2)车底某处受到的海水压强为2018.8Pa.

点评:

此题是关于速度变形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应用的计算题,难度适中,只要熟悉速度、压强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就能正确解答.

单选题

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容器中装有密度分别为ρ_A和ρ_B两种液体,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两种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ρ_A>ρ_B
B
ρ_A=ρ_B
C
ρ_A<ρ_B
D
无法比较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本题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进行分析,由相同压强处的液体高度不同,可得密度关系.

解答:

解:由P=ρgh得:h=$\frac {P}{ρg}$,因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所以深度大的甲图中的液体的密度小,深度小的乙图中的液体密度大,故ρ_A<ρ_B.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明确液体压强大小取决于液柱的高度及液体的密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制的7000m载人深潜器,有关深潜器下潜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浮力大于重力
B
海水对壳体的压力越来越小
C
海水对壳体的压强越来越大
D
海水对壳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浸入液体中的物体,若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浮力小于重力时,下沉,浮力等于重力时,悬浮或漂浮.

解答:

解:A、由于机器人下潜,故此时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A错误;

BCD、由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随着下潜,海水对壳体的压强越来越大,对壳体的压力越来越大,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

知道并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单选题

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知,质量相等,体积不等,根据ρ=$\frac {m}{V}$分析密度大小;(2)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p=ρgh分析密度大小;(3)知道密度大小关系,根据P=$\frac {F}{S}$比较出压力大小,采用割补法,比较液体重力大小关系,再比较出质量大小;(4)根据ρ=$\frac {m}{V}$分析密度大小,再根据割补法分析甲和乙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再根据P=$\frac {F}{S}$比较出压强大小.

解答:

解: A、由题意可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由图可知,V_甲<V_乙 , 根据ρ=$\frac {m}{V}$可知,ρ_甲>ρ_乙 , 故A错误;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由图可知,h_甲<h_乙 , 根据p=ρgh可知,ρ_甲>ρ_乙 , 故B错误;

C、液体压强相等,两容器底面积相等,由P=$\frac {F}{S}$可知,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即F_甲=F_乙﹣﹣﹣﹣﹣﹣﹣﹣﹣①

采用割补法(如下图所示),分别把容器两侧半球部分补上同种液体,此时液体为圆柱形;



割补后深度不变,液体密度不变,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又因为容器底面积不变,所以割补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且此时液体为圆柱形(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总重力);

所以,F_甲=G_甲总﹣﹣﹣﹣﹣﹣﹣﹣﹣﹣﹣②,F_乙=G_乙总﹣﹣﹣﹣﹣﹣﹣﹣﹣﹣﹣﹣﹣③,

两容器完全相同,则补上的液体体积相等,设补充的液体体积为V,

由①②③可得:G_甲总=G_乙总 ,

即m_甲g+ρ_甲gV=m_乙g+ρ_乙gV﹣﹣﹣﹣﹣﹣﹣﹣④,

由B选项可知,ρ_甲>ρ_乙;

所以由④式可得:m_甲﹣m_乙=(ρ_乙﹣ρ_甲)V<0,

所以m_甲<m_乙 , 故C正确;

D、由A选项可知,ρ_甲>ρ_乙 ,

由割补法可知,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_甲=m_甲g+ρ_甲gV,

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_乙=m_乙g+ρ_乙gV,

而m_甲=m_乙 , ρ_甲>ρ_乙 ,

所以F_甲>F_乙 ,

又因为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所以根据公式P=$\frac {F}{S}$可知,p_甲>p_乙 , 故D错误.

故选C.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ρ_水<ρ_盐水),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_A、P_B、P_C,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P_A<P_B<P_C
B
P_A>P_B>P_C
C
P_A<P_B=P_C
D
P_A=P_B=P_C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因此要比较ABC三点的液体压强大小就要从液体的密度和所处的深度两方面考虑.

解答:

AB两点,液体的密度相同,但深度不同,由于A所处的深度小于B所处的深度,根据p=ρgh可知:p_A<p_B;

BC两点所处的深度相同,甲中的液体为水,乙中的液体为盐水,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根据p=ρgh可知:C点的压强大于A点的压强,即p_B<p_C.

所以三点的压强关系为:p_A<p_B<p_C.

故选A.

点评:

液体压强的大小的比较一般运用以下思路:在深度相同时,比较两者密度的大小关系;在同种液体即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者深度的大小关系.

单选题

如图所示,用一块轻质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的下端,竖直插入水中到一定深度,然后向玻璃筒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当筒内液面高出筒外水面2cm时,塑料片下沉.关于液体密度ρ_液和水ρ_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比较(  )

A
ρ_液>ρ_水
B
ρ_液=ρ_水
C
ρ_液<ρ_水
D
不能确定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对塑料片进行受力分析,管内受某种液体的压强、压力,管外(下面)受水的压强、压力;刚好下沉时内外压力相等,因为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内外所受压强相等,知道h关系可推导密度关系.

解答:

解:(1)刚好下沉时,塑料片受向上和向下压力相等,因为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可以知道塑料片受到某种液体的压强和水对它的压强相等;

(2)∵h_水<h_液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ρ_液<ρ_水.

故选C.

点评:

得出两种液体产生压强相等是关键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容器中盛有等体积的酒精和盐水,关于这两种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_盐水>ρ _酒精)(  )

A
a点压强比b点压强大
B
b点压强比c点压强大
C
a、b两点压强相等
D
b、c两点压强相等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解答: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的深度增加而增大,由图可见c点的深度比b大,所以c点压强大于b点压强;故A正确,C错;

(2)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由图可见a点和b点处于同一深度,但a点在盐水中,液体密度大,所以a点压强大于b点压强;故BD都错.

故选A.

点评:

液体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压强中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一直是中考考查的热点.

单选题

如图,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则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应该是(  )

A
P_甲=P_乙
B
P_乙>P_甲
C
P_甲>P_乙
D
无法判断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用压强的普适公式P=$\frac {F}{S}$去分析.由题意知,煤油和水的质量相等,则煤油和水的重力相等,由于容器为规则容器,因此对杯底的压力等于重力,两只杯子的底面积相等,利用P=$\frac {F}{S}$即可判断出煤油和水对杯底的压强关系.

解答:

解:∵m_煤油=m_水

∴G_煤油=G_水

由于容器为规则容器,因此F_煤油=F_水,

又∵两只杯子相同

∴S_甲=S_乙

根据P=$\frac {F}{S}$可知,煤油和水对杯底的压强相等,即P_甲=P_乙.

故选A.

点评:

液体压强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当容器为规则容器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因此正确选择公式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单选题

图是三个装满水的完全相同的玻璃缸,其中(a)只有水,(b)水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子,(c)水中漂浮着一只大鸭子.三个玻璃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
(a)最大
B
(b)最大
C
(c)最大
D
一样大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知道玻璃缸里装满了水,又知道液体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ρgh可比较缸底受到水的压强.

解答:

解:因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放入鸭子后,其水面的深度h仍相同,

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熟练运用,知道放入鸭子后,其水面的深度不变,是解答的关键.

单选题

如图,a、b、c是盛水容器中深度不同的三处位置,其中压强最大的是(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一样大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结合图示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图可知,c处水的深度最大,所以,位置c处水压最大.故ABC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