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喜欢·346 浏览
阅读解答

工人利用滑轮组按照图所示的方式提升货箱.工人的体重为${{G}_{人}}=800\text{N}$.提升第一个货箱时,工人用${{F}_{0}}=500\text{N}$的竖直向下的力拉绳时,没有提起货箱;工人用${{F}_{1}}=600\text{N}$的竖直向下的力拉绳时,货箱恰能以$0.2\text{m/s}$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工人提升货箱的效率为$62.5\%$.第二个货箱比第一个货箱重$500\text{N}$,工人仍能提起第二个货箱并使第二个货箱以$0.1\text{m/s}$的速度匀速上升,$g$取$10\text{N/kg}$.求: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暂无解析
1. 解答题

第一个货箱未被拉动时,水平地面对货箱的支持力.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400\text{N}$.

答案解析

选取动滑轮、工人和货物为受力分析对象,如图甲所示.工人提升第一个货箱没有提起时,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工人提升第一个货箱匀速上升时,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工人提升第二个货箱匀速上升时,受力分析如图丁所示.

由乙图可得$4{{F}_{0}}+{{F}_{支}}={{G}_{人}}+{{G}_{物1}}+{{G}_{动}}$①

由丙图可得$4{{F}_{1}}={{G}_{人}}+{{G}_{物1}}+{{G}_{动}}$②

由丁图可得$4{{F}_{2}}={{G}_{人}}+{{G}_ {物2}}+{{G}_{动}}$③

②$-$①可得$4({{F}_{1}}-{{F}_{0}})={{F}_{支}}$,${{F}_{支}}=4\times (600\text{N}-500\text{N})=400\text{N}$.

2. 解答题

工人提升第二个货箱的功率.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290\text{W}$.

答案解析

选取动滑轮、工人和货物为受力分析对象,如图甲所示.工人提升第一个货箱没有提起时,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工人提升第一个货箱匀速上升时,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工人提升第二个货箱匀速上升时,受力分析如图丁所示.

由丙图可得$4{{F}_{1}}={{G}_{人}}+{{G}_{物1}}+{{G}_{动}}$②

由丁图可得$4{{F}_{2}}={{G}_{人}}+{{G}_ {物2}}+{{G}_{动}}$③

③$-$②可得$4({{F}_{2}}-{{F}_{1}})={{G}_{物2}}-{{G}_{物1}}$,之${{F}_{2}}=\frac{1}{4}\times 500\text{N}+600\text{N}=725\text{N}$

工人提升第二个货物的功率${{P}_{2}}={{F}_{2}}\cdot {{v}_{2}}=725\text{N}\times 0.4\text{m/s}=290\text{W}$.

3. 解答题

工人提升第二个货箱的机械效率.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69\%$.

答案解析

第一个货箱匀速上升时的机械效率${{\eta}_{1}}=\frac{{{G}_{物1}}}{4{{F}_{1}}}=\frac{{{G}_{物1}}}{4\times 600\text{N}}=62.5\%$

${{G}_{物1}}=1500\text{N}$,${{G}_{物2}}={{G}_{物1}}+500\text{N}=2000\text{N}$,${{\eta}_{2}}=\frac{{{G}_{物2}}}{4{{F}_{2}}}=\frac{2000\text{N}}{4\times 725\text{N}}=69\%$.

举一反三
阅读解答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轮轴

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O$的大轮和小轮组成.通常把大轮叫轮,小轮叫轴.图甲所示是一些轮轴的实例.轮轴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变形的杠杆.轮半径$R$和轴半径$r$分别就是作用在轮和轴上的两个力$F_1$和$F_2$的力臂,如图乙所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_{1}}\cdot R={{F}_{2}}\cdot r$.使用轮轴时,如果动力作用在轮上能省力,且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如果动力作用在轴上就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解答

为了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并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聪聪和明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解答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text{s}$内把重为$450\text{N}$的重物竖直匀速提高$2\text{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动滑轮重$100\text{N}$。求: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解答

如图所示,体重为$600\text{N}$的小孔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时,他使用的是最省力的绕绳方式,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图中未画出,动滑轮总重$300\text{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0\text{N}$,连接重物与动滑轮持钩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0\text{N}$,被提升的重物$A$体积为$0.1{{\text{m}}^{3}}$,用$400\text{N}$的拉力,将重物$A$以$0.1\text{m}/\text{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5\text{m}$,物体始终未露出水面,不计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g$取$10\text{N}/\text{kg}$.求: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解答

如图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滑轮组打捞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0.3\text{m/s}$的速度向右水平匀速运动.重物在水面下被提升的过程共用时$50\text{s}$,汽车拉动绳子的功率$P_1$为$480\text{W}$.重物开始露出水面到完全被打捞出水的过程共用时$10\text{s}$,此过程中汽车拉动绳子的功率逐渐变大,当重物完全被打捞出水后,汽车的功率$P_2$比$P_1$增加了$120\text{W}$,且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 \%$.忽略水的阻力、绳重和滑轮的摩擦,$g$取$10\text{N/kg}$.求: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解答

如图a所示装置,不计绳的重力及其滑轮之间的摩擦,物体$A$的重力从$4\text{N}$开始逐渐增加,每次拉动绳子均使物体$A$在$10\text{s}$内匀速运动$1\text{m}$.图b记录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A$的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象,已知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重力的$0.5$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解答

课内阅读。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