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喜欢·85 浏览
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

B

空气

C

泥土

D

氢气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问题要点

考查物质的分类,解此类习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分类的标准:根据物质中所含物质种类可以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则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答案解析

水(H2O)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化合物中的氧化物;空气和泥土中都含有多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氢气(H2)是由氢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举一反三
单选题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原子的是()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从原子结构上看:同一纵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②、③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原子。故选选项2-。

单选题

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镆属于金属元素

B

馍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C

“Mc”可以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

D

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该元素的汉字名称的偏旁“钅”可知,镆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1-正确;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质子,而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选项2-错误;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镆属于金属元素,所以“Mc”可以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故选项3-正确;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这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故选项4-正确。

单选题

用托盘天平和小烧杯称量一定质量的苛性钠固体,有如下操作内容:①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③取苛性钠放入小烧杯内称量,并记录结果;④称量空的小烧杯,并记录结果;⑤将砝码放回原盒.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②①④③⑤②

B

①②④③⑤

C

②①③④②⑤

D

①④③⑤②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用天平称量物质的步骤考虑本题:首先要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先放大的砝码,再放小的,称量完毕要复原.

解答:

使用天平时要先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天平平衡,称量药品时不能直接放到托盘上,要放相同质量的纸,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再放砝码称量,称量完毕记录数据,再取下称量物,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处.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③⑤②.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使用天平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单选题

玻璃仪器洗涤不干净的明显标志是(  )

A

内壁均匀附着一层水膜

B

透明、看不见污斑

C

内壁水不成股流下

D

内壁沾有水珠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室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分析即可,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经洗干净.

解答:

解:当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已洗干净.内壁均匀附着一层水膜,说明不成滴也没成股,所以是干净的.故选D.

点评:

此题实际上属于实验性题目,记住玻璃仪器干净的标准即可.

单选题

仅用下列装置,能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  )

A

B

C

D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运用不同的方法考查了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A、不论装置气密性如何,都有气泡产生;B、橡皮管把分液漏斗和试管连成了一个联通系统,导致无法封闭而无法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C、若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好;D、此装置两导管都连接外边面,无法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

解答:

A、不论装置气密性如何,都有气泡产生,所以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A不正确;B、橡皮管把分液漏斗和试管连成了一个联通系统,导致无法封闭,而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B不正确;C、若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好;故C正确;D、此装置两导管都连接外边面,无法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D不正确;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有多种,同学们要会灵活应用!

单选题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C

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等腐蚀性固体药品可放在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

D

取用固体药品,只可用镊子夹取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凡是制取气体的装置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选项1-项正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选项2-项正确;腐蚀性固体药品可放在表面皿等玻璃器中称量,选项3-项正确;一般用镊子或药匙取用固体药品,选项4-项错误。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酒精

C

面粉

D

蔗糖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溶液的定义: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考虑本题.

解答:

食盐、酒精、蔗糖都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属于溶液,面粉不溶于水,形成的是悬浊液.故选C.

点评:

根据溶液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溶液的特点,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区别.

单选题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B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D

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题思路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密液,水作溶剂,乙醇作溶质。

单选题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形管中b处液面上升,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

氯化钠

B

氢氧化钠

C

硝酸铵

D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容器内压强不变,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不变;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应左低右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容器内压强减小,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应左高右低;冰融化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容器内压强减小,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应左高右低。

单选题

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

A

食盐

B

硝酸铵

C

生石灰

D

氢氧化钠固体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有的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浓硫酸等;有的物质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如生石灰;也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等.吸收热量会使塑料片的水结冰.

解答:

A、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br]B、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到0℃以下,会使塑料片的水结冰.[br]C、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br]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br]故选B

点评:

物质溶解于水时有三种表现: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以氢氧化钠、浓硫酸为代表;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以硝酸铵为代表;其它大部分物质溶解时无明显的热量变化,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