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喜欢·19 浏览
单选题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性

B

状态

C

气味

D

硬度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问题要点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都是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描述和考查,判断的关键是看该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和性质的具体内容。

答案解析

判断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该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可燃性需要经过燃烧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举一反三
单选题

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为(  )

A

63

B

89

C

152

D

215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由题意“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可知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解答:

解: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由题意“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可知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3.故选A.

点评:

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单选题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表示的意义是()

A

氧原子的原子核中有16个质子

B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16g

C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frac {1} {12}$

D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frac {1} {12}$的16倍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1-项,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不能说明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错误;选项2-项,一个氧原子的质量远小于16g,错误;选项3-项,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frac {1} {12}$的比值,而不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frac {1} {12}$,错误;选项4-项,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frac {1} {12}$的16倍,正确。

单选题

图例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所示粒子化学性质与其相似的是()

A

B

C

D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问题要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正数表示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一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有几条弧线就表示有几个电子层。

介绍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考查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应用及分子性质。解此类习题应首先明确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再根据质子数与电子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判断该粒子属于原子、阳离子还是阴离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应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原子的种类及化学性质:金属原子的最外层一般少于4个电子,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一般多于4个电子,易得到电子,而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为8(或2)个电子,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一般情况下,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要注意只有一个电子层的情况,如氦和镁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但化学性质不相似。

答案解析

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选项2-、选项4-中最外层都有2个电子,但选项2-只有一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失去电子。

单选题

根据如图所示结构示意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的是()

A

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

该粒子属于金属原子

C

该粒子易得到电子

D

该粒子呈电中性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属于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该粒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呈电中性。

单选题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问题要点

考查粒子的判断。判断某粒子是原子、阳离子还是阴离子时,一般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判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是原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是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是阴离子。

答案解析

在粒子中,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不显电性,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带正电荷,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带负电荷,为阴离子。

单选题

镉(Cd)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环境污染元素,长期摄入被镉严重污染的稻米、蔬菜、水果,饮用含镉量超标的水,都会出现镉慢性中毒的症状。元素符号“Cd”表示()

A

镉元素

B

金属镉

C

一个镉原子

D

一个镉分子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元素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但不一定都能表示某物质,只有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才能表示该物质。

单选题

下列符号中,可同时表示一种物质、一个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A

O

B

2H

C

N2

D

C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O表示氧元素和一个氧原子;2H表示2个氢原子;N2表示氮气和一个氮分子等;选项3-表示碳元素和一个碳原子,还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木炭等,故选选项4-。

单选题

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 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

A

Ni

B

NI

C

N

D

Na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书写元素符号时,如果只有一个字母,这个字母要大写;如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所以,镍的元素符号为Ni

单选题

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

2O

B

O2

C

2O2−

D

2O2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1-项,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2O表示两个氧原子,故选项正确;选项2-项,O2表示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1个氧分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等,故选项错误;选项3-项,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O2−表示2个氧离子,故选项错误;选项4-项,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O2表示2个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选项1-。

单选题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下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为25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由所给出的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5,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再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选项A、选项C正确;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B正确;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