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喜欢·396 浏览
多选题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书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书所受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题目答案

AD

答案解析

A、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书所受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方向相同,受力物体有两个,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静止的桌子受重力、书对桌面的压力、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AD。

举一反三
多选题

压力的说法,的是(    )

A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

压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重力大小有关

C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

压力属于弹力,它的产生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要有挤压作用

题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多选题

(多选)小明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图探究的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是否有关

B

探究过程用到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C

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判断压力作用效果

D

探究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题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解:选项1-、甲、乙图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是否有关,故选项1-正确;

选项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故选项2-正确;

选项3-、海绵比较容易发生形变,所以应该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故选项3-正确;

选项4-、由图甲、乙可知,海绵的受力面积(等于桌子腿的底面积)是一定的,图乙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和砝码的总重力)比较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图乙、丙可知,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图乙海绵的受力面积(等于桌子腿的底面积)比较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选项4-错误。

故选:选项1-.选项2-.选项3-。

多选题

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压力为$F$,受力面积为$S$时,压强为$p$,那么(    )

A

当压力变为$2F$、受力面积变为$2S$时,压强变为$2p$

B

当压力变为$\frac{F}{2}$、受力面积变为$\frac{S}{2}$时,压强为$p$

C

当压力变为$\frac{F}{2}$、受力面积变为$2S$时,压强变为$\frac{p}{4}$

D

当压力变为$2F$、受力面积变为$\frac{S}{2}$时,压强变为$\frac{p}{4}$

题目答案

B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多选题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rho}_{甲}}:{{\rho}_{乙}}=3:2$,取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_{甲}}:{{m}_{乙}}=1:2$,分别制成高度之比为${{h}_{甲}}:{{h}_{乙}}=4:1$的实心圆柱体,将它们分别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满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1:2$

B

甲,乙两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3:2$

C

甲、乙两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6:1$

D

甲、乙两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4:1$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选项1-.选项2-.甲、乙两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frac{{{F}_{甲}}}{{{F}_{乙}}}=\frac{{{G}_{甲}}}{{{G}_{乙}}}=\frac{{{m}_{甲}}g}{{{m}_{乙}}g}=\frac{{{m}_{甲}}}{{{m}_{乙}}}=\frac{1}{2}$,故选项1-正确,选项2-错误;

选项3-.选项4-.圆柱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frac{F}{S}=\frac{G}{S}=\frac{mg}{S}=\frac{\rho Vg}{S}=\frac{\rho Shg}{S}$

$=\rho hg$,

则$\frac{{{P}_{甲}}}{{{P}_{乙}}}=\frac{{{\rho}_{甲}}g{{h}_{甲}}}{{{\rho}_{乙}}g{{h}_{乙}}}=\frac{{{\rho}_{甲}}}{{{\rho}_{乙}}}\times \frac{{{h}_{甲}}}{{{h}_{乙}}}$

$=\frac{3}{2}\times \frac{4}{1}=\frac{6}{1}$,故选项3-正确,选项4-错误;

故选选项1-.选项3-.

多选题

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a$、$b$,分别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制成,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实心正方体对$a$、$b$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1$

B

实心正方体$a$、$b$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8:1$

C

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8:1$

D

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1$

题目答案

AD

答案解析

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由于$a$、$b$质量相等,所以重量相等,对地面的压力也相等,故选项1-正确,选项2-错误;

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text{cm}^3$时,质量为$8\text{g}$,所以甲的密度为$8\text{g/cm}^3$;当乙的体积为$4\text{cm}^3$时,质量为$4\text{g}$,所以乙的密度为$1\text{g/cm}^3$,所以$\rho_a:\rho_b=8:1$;

由$\rho = \frac {m}{V}$可得$V = \frac {m}{\rho}$,$\rho_a:\rho_b=8:1$,$m_a:m_b$=$1:1$,则$V_a:V_b=1:8$,

由$V=L^3$可得,$a$、$b$两正方体边长(高)之比:$L_a:L_b=1:2$;

因为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 = \frac {F}{S} = \frac {G}{S} = \frac {{mg}}{S} = \frac {{\rho Vg}}{S} = \rho Lg$,

所以,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p_a:p_b=\rho_aL_ag:\rho_bL_bg=(8$$\times $$1):(1\times 2)=4:1$,故选项3-错误,选项4-正确.

故选选项1-.选项2-.

多选题

某段水平公路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8×10^5{\text{Pa}}$.有一辆载重汽车自重$10{\text{t}}$,最大载$15{\text{t}}$.汽车有$10$个轮子,每个轮子与路面的接触面积是$16{\text{cm}}^2$,车厢内部尺寸为$8\text{m}×2\text{m}×0.5\text{m}$.已知沙子的密度为$2.4×10^3{\text{kg}/\text{m}^3}$,$g=10{\text{N/kg}}$,则载重汽车装满沙子时(    )

A

超载了$4.2\text{t}$

B

没有超载,还可以再装$0.5 \text{m}^3$沙子

C

对路面的压强大于最大压强$0.3×10^5\text{Pa}$,会损坏公路

D

对路面的压强小于最大压强$0.7×10^5\text{Pa}$,不会损坏公路

题目答案

AD

答案解析

已知:$m_车=10{\text{t}}=10000{\text{kg}}$,$S=400{\text{cm}}^2$,$V=8{\text{m}}\times 2{\text{m}}\times 0.5{\text{m}}$,$\rho _{沙子}=2.4\times 10^3{\text{kg/m}}^3$,$g=10{\text{N/kg}}$

求:沙子的质量和车对路面的压强

解:(1)沙子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即:$V=8{\text{m}}\times 2{\text{m}}\times 0.5{\text{m}}=8{\text{m}}^3$,汽车载货量就等于汽车内装的沙子的质量:

$m_{沙子}=\rho _{沙子}V=2.4\times 10^3{\text{kg/m}}^3\times 8{\text{m}}^3=19200{\text{kg}}=19.2{\text{t}}>15{\text{t}}$,所以这辆车超载$19.2{\text{t}}-15{\text{t}}=4.2{\text{t}}$,故选项1-正确,选项2-不正确;

(2)这辆车对公路的压力:$F=G=(m_车+m_{沙子})g=(10000{\text{kg}}+19200{\text{kg}})\times 10{\text{N/kg}}=2.92\times 10^5{\text{N}}$,该车对公路的压强:$p=F/S=7.3\times 10^5{\text{Pa}}<8\times 10^5{\text{Pa}}$,所以不会对公路会产生危害,故选项4-正确,选项3-不正确.

故选选项1-.选项4-.

多选题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rho}_{水}}>{{\rho}_{油}}$),$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A$、$C$两点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有(    )

A

两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B

$A$、$B$两点的液体压强相等

C

$A$点的液体压强大于$C$点的液体压强

D

$A$点的液体压强小于$C$点的液体压强

题目答案

AD

答案解析

选项1-.因为两容器为柱形容器,且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所以两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且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压强相等,故选项1-选项正确;

选项2-.$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即同深度,利用压强计算公式$p=\rho gh$可知,由于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故选项2-选项错误;

选项3-.因为$A$、$C$点以下部分的液体产生的压强是水中的压强大,煤油中的压强小.又因为两只量筒中液体对底面的压强相等,总压强减去$A$、$C$点以下部分的压强就等于$A$、$C$点以上部分产生的压强,因此可得出,$A$点的压强小于$C$点的压强.故选项3-选项错误;选项4-选项正确.

故选嘻嘻嘻1-.选项4-.

多选题

如图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所受的液体压强是$\text{200Pa}$

B

$b$点所受的液体压强是$\text{200Pa}$

C

$a$点所受的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之比是$1:5$

D

$b$点所受的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之比是$1:5$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多选题

在甲、乙两根相同的玻璃管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将甲管倾斜放置、乙管竖直放置,如图所示.当两管中的液面恰好相平时(    )

A

甲管中的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管中液体的体积

B

甲管中的液体的高度大于乙管中液体的高度

C

甲管中的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管中液体的密度

D

液体对甲管底部的压强小于液体对乙管底部的压强

题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选项1-.甲乙两种放置方法,甲管中液柱的长度大于乙管中液柱的长度,由于两根相同的玻璃管,则根据$V=SL$可知:${{V}_{甲}}>{{V}_{乙}}$故选项1-正确;

选项2-.由于两管中的液面恰好相平时,则甲管中的液体的高度与乙管中液体的高度相等,故选项2-错误;

选项3-.因液体质量相同,由$\rho =\frac{m}{V}$可知:甲管中的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管中液体的密度,故选项3-正确;

选项4-.由液体压强公式$p=\rho gh$可知,液体对甲管底部的压强小于液体对乙管底部的压强,故选项4-正确.

故选选项1-.选项3-.选项4-.

多选题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A$为圆柱形,容器$B$为圆锥形,两容器本身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装入深度相同和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后,再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木块,如图所示,(液体未溢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入木块前,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B

放入木块前,$A$容器中液体对底的压力大于$B$容器中液体对底的压力

C

放入木块前,$A$容器中液体对底的压力小于$B$容器中液体对底的压力

D

放入木块后,$A$容器中液体对底的压力小于$B$容器中液体对底的压力

题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解:选项1-、放入木块前,两个容器的质量相等,且容器内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相等,故总重力相等,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所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选项1-正确;

选项2-.选项3-、两个容器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在液面等高的情况下,两个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_{A}}>{{V}_{B}}$;

由于两种液体质量相同,由$\rho =\frac{m}{V}$得:${{\rho}_{A}} < {{\rho}_{B}}$;

已知液面高度相同:${{h}_{A}}={{h}_{B}}$,由液体压强公式$p=\rho gh$得: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关系是${{p}_{A}} < {{p}_{B}}$;据$F=pS$可知,$S$相同,所以甲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小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故选项2-错误,选项3-正确;

选项4-、放入木块后,与原来相比,$A$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力即为木块的重力;而$B$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力,不仅有木块的重力,也有容器侧壁对容器底的压力,所以此时$B$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多,原来$B$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就大于$A$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所以放入木块后,此时$B$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一定会更大于$A$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故选项4-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