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对一切溶液适用)或降低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须升高温度,如石灰水)、蒸发溶剂(溶剂是液体时)能转化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对一切溶液适用)或升高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降低温度,如石灰水)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果不指明溶剂,一般说的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是指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计算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是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或者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配制实验室里,溶液的一般配制步骤:

1.按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2.按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