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1892-1963),福建闽侯(今福州市),原名鲁吉,后改称乐至。1892年8月22日出生于福州街头。旗帜下的街道最初是清朝八旗的旗人居住的。清朝末年,旗人把他们租给当地的穷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史家。在大量历史资料收集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数学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写了许多书。他是这项研究的先驱之一。

李炎出生在一个下级官员的家庭。他的父亲通过了科举考试,在江苏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候补知县,但他从未补缺。李燕和母亲在原籍过着相对悲惨的生活。

从1904年起,李燕进入福州三木坊学校学习。1912年,他考入唐山路矿学校土木工程系学习。20岁时,他与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处于同一水平。唐山路矿学校,后称唐山工学院和唐山铁道学院,迁至四川省峨眉山,现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1913年,由于父亲去世,他的家人无法继续在学校学习。李炎被当时的秦龙和玉海铁路局(龙海铁路局的前身)接纳为最低级别的公共工程官员。同时,通过国内外各种通信渠道,克服了铁路建设场地的各种不利条件,完成了自己未完成的大学教育。

从1913年到1955年,李延在陇海铁路上继续工作了40多年。起初,他在海州、徐州、郑州等地担任公共工程师和测量员。龙海铁路在石桥驿开凿1760米大型隧道工程时,李岩查阅了英、法、德、日等国的工程技术资料,精心测量,按期钻成隧道。本工程采用在山的两端钻孔,并在孔中挖接贯通的施工方法,对测量工作要求较高。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中国,就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这是一个困难的项目。隧道贯通时,李岩受到了铁路局的表扬,也受到了参与施工的职工的欢迎。自1921年起,李炎晋升为项目副科长(1921-1924年,硖石),先后担任项目科长(1924-1932年,灵宝、郎祥)、项目科长(1932-1933年,粤汉铁路);1933-1935年,Xi安县(潼关),副总工程师(1935-1955年,Xi安县、宝鸡、天水、兰州)等。李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中国的铁路建设,尤其是陇海铁路。

然而,李炎一生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事实上,他是这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使他在中国和世界上更有名。

李燕——热爱数学

李炎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始于1913年,几乎与他进入陇海铁路同时。至于他进行这项研究工作的动机,他曾在自传中说:“我父亲1913年从办公室退休回家。我母亲的家乡很穷,没有钱供我学习。这时,我被陇海铁路录取为一名招聘人员。......但我个人认为,首先:因为家境贫寒而辍学谋生,后来不得不充实自己的学业;第二:我读了一篇关于中国数学的日本论文。我非常感动和惭愧。我认为中国人太腐败了,以至于我不知道自己国家的科学成就(尤其是数学)。我还要求他们说,他们决心同时修复中国数学史。”李炎的研究工作是在繁忙的铁路建设工作之余进行的。在业余时间,他通过国内外的函授教育完成了土木工程和数学的大专课程。同时,他开始了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工作。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珍本书库的资料,在1915年至1917年间,李炎刚刚开始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工作,他曾多次与著名数学史家史密斯(d e Smith)合作起草大纲,并试图联合编写一部中国数学史,以英文出版(当时,史密斯刚刚与日本的三井吉雄合作出版了《日本数学史》)。根据双方商定的计划,李彦谚首先用中文写了第一稿,题为《中国数学史》,然后由在美国学习的茅以升翻译成英文,并转发给史密斯。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个编译计划未能实现。

1917年,李炎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数学史》,第2卷,第2期。1919年,他还出版了《中国数学的起源和发展概况》(载于《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4、5、6卷)。这是李燕的前两篇论文。其中,《中国数学源流考》一文可能是与史密斯合作计划的原稿。从那以后,直到他去世,李炎一直在研究中国数学史几十年。根据他去世前不久编辑的论文目录,他生前和死后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和10多部专著。可以说,李炎与同时代的钱葆聪(1892-1974)是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学科奠基人。

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李炎处于中国数学史研究的高峰期。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这些论文已由李炎修订和编辑成1-4集的《中国计算史》(商务印书馆,1933,1935,1947)。20世纪50年代初,李炎又对其进行了修订、补充和调整,重新编写了1-5集《中国计算机史》(科学出版社,1954,1955)。新版《中国数学史》全面反映了李炎在中国数学史研究方面的成就。从论文的最初发表到《中国数学史》的最终编纂,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可以说是他一生卓有成效的工作。从每集收集的论文内容来看:

第一集收集了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成就。这些理论包括分数理论、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平方零化、大求导、纵横图、帕斯卡三角形(贾仙三角形)、方程理论和级数理论。本书前面所列的《中国数学史导论》全面介绍了中国数学。

第二集的内容是收集和研究中国时代的书籍,同时讨论中国数学史在过去30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的新资料的发现,以及明代书籍和清代书籍的记录。

第三集的内容是明清时期引进的西方计算以及对对数、三角、割线圆、圆锥曲线等的研究。在这本书的第一行是一篇题为“中国的数学科学”的文章,以便对中国数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第三集的结尾是一篇题为“梅文鼎纪事报”的文章。

第四套包括预备计算和算盘计算,系统论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代数教育。本文对古书《圆海镜的测量》作了详细的解释。本书末尾附有晚清数学家李·和华·的年表。

第五集是对中国古代和唐代数学史、中国与印度、阿拉伯、朝鲜和日本数学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国数学史和清代数学论文目录、中国37年(截至1948年10月)数学史论文目录等的综合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