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俊简历:

■1948年获得斯特拉斯堡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49年获得法国“科学博士”学位。

■1955年,嵌入式类理论被提出并应用于集成电路布线等问题。

■1994年6月获得1993年陈嘉庚奖(数学科学奖)。

■2001年2月获得第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奖。

82岁的中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满头银发,长着一张聪明的脸,兴高采烈地走着。这套朴素的中山装,戴了多年的白色眼镜,无论如何辨认,也看不到他头上的八个科学奖的光环。

不久前,他刚刚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出席了颁奖仪式。他飞往德国参加世界数学大会程序委员会的预备会议。明年,他将担任将在北京举行的数学社区大会的主席。3月9日从德国回来后,他在北京停留并飞往安微的合肥科技大学参加一个高级研讨会。他顺道拜访了苏加布的老地方,那是一个在那年被“移交”的村庄...这是一位82岁老人的行程吗?真不敢相信。这使人想起他说过的话:“生命力是创造的基础”。难怪他仍然活跃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

数学大师吴文俊从事数学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在国际数学领域享有盛誉。他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是:他在拓扑学领域做出了根本性的贡献,他的天才成就奇迹般地大大缩短了中国现代数学与世界的差距。机器证明数学定理领域的开创性工作。

在他5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数学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他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强大得无法溶解”的“数学情结”:看历史,他想到数学;看着围棋,“法则简单,变化无穷”,也让他想起了数学。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也通读了《毛选》。他的军事策略让他想到了数学。

■最难忘的:数学考试中的“零分”体验

目前,大多数喜欢数学的孩子在周末“泡”进“奥林匹克学校”。父母担心他们的孩子会因为一次事故而被淘汰,从而推迟他们成为科学家的梦想。但是谁会想到今天的数学大师在那一年的数学课上有“零分”的记录呢?谈到过去,吴文俊沾沾自喜地说,正是这个“零点”成了向他介绍数学的特殊机会。从那时起,它从未停止过。

1932年“一·二八”事件后,刚刚进入初中的吴文俊和家人逃到了农村。局势稳定后,他回到了学校。几何课已经讲过“圆”。结果,他在一次考试中得了零分,非常沮丧。假期期间,学校组织了补课。补课的数学老师讲得很好,这引起了吴文俊对数学的兴趣。假期过后,他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很快就升到了第一名。从那时起,他对数学上瘾了。

1940年,大学毕业后,他在上海租界的一所中学教书。次年,日军入侵上海租界,吴文俊失业半年。迫于生计,吴文俊再次走上讲台。他繁重的学术工作使他五年半没有从事数学研究。"再过六个月,我的数学可能会完全浪费掉。"回忆往事,吴文俊感慨地说。就在这个时候,在他朋友的介绍下,他遇到了从美国回来的数学家陈省身教授。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他一生中最有影响力的人:陈省身

1946年春,在北平清华大学任教的数学家陈省身教授来到上海,成立了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当时,吴文俊是上海临时大学郑太普教授的助理。那年8月,他第一次见到陈省身教授,并很快被数学研究所吸收为助理研究员,开始研究拓扑学。“他改变了我的研究方向,指示我如何做研究。这些方法让我受益终生。”在采访中,陈先生的助理也打电话来讨论学术问题。当被问及陈老高的长寿时,吴文俊说他已经快90岁了,还在做研究工作。

1947年春,吴文俊陪同陈省身来到北平清华大学。同年,他被接纳为中法交流学生,在法国学习。1949年,他获得了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50年,他发表了后来被称为"吴公式"的文章,这为他后来在国际数学界的发展奠定了第一个基石。

1956年,37岁的吴文俊与华、钱学森一起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奖金10000元,这是由于吴文俊在代数拓扑学领域的指示类和指示类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次年,他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成员。

年代最“逍遥”的时期:

“文化大革命”中远离数学的“休眠期”

今年3月,82岁的吴文俊回到安徽省六安县苏家埠,参加了“四清”活动。

1974年,吴文俊开始研究中国数学史,从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瑰宝中寻找营养,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他把中国传统数学思想概括为机械化思想,指出这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精髓。他发现中国传统数学从问题开始,注重解决问题。然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通常被引导去求解这个方程。为了理解这个方程,我们必须一步一步地计算。在目前的方式下,有必要有一个算法。根据这个算法,你可以对它进行编程并告诉计算机去做。这是中国数学的特点,与西方目前的方式完全不同。这让中国人感到非常自豪。

■学术生涯的第二个高峰

-数学机械化

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吴文俊喜欢不断探索新事物和未知事物。“文化大革命”后,吴文俊开了一个新炉子,又学了许多新东西。那时,电脑刚刚问世。他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一头扎进了电脑。此时,他正处于全盛时期。

当时,中国的计算机数量还很少,吴文俊所在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只有一台从罗马尼亚进口的计算机。因为电脑数量少,人多,吴文俊有时下班后就来用电脑。研究所里的人感慨地说,虽然吴老了,但系统研究所里没有人能在电脑上花的时间比得上他。

1976年,吴文俊毅然放弃了杰出的拓扑学研究,开始了他学术生涯的第二个高峰——数学机械化。次年,吴文俊对平面几何定理的机械化证明首次成功。从此,一条完全由中国人开发的数学道路在世界面前展开了。

几十年来,吴文俊不仅创立了“吴公式”、“吴指示范畴”、“吴指示嵌入范畴”、“吴方法”和“吴忠信”,而且形成了“吴学派”。中国人开创的这个新领域在现代数学史上第一次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数学家来研究。因为“手动计算成千上万个项目的证书需要几天时间,而且用计算机一秒钟就能完成。”

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人们通常称“菲尔兹奖章”为诺贝尔数学奖。吴文俊的作品被五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引用,其中三位也使用了吴文俊的方法。直到最近两年,仍然有菲尔兹奖获得者引用吴文俊的经典结果。

吴文俊还特别重视数学机械化的应用。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成立了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对“吴法”和“吴法”进行了大量的后续研究。在该中心,吴文俊的成果被应用于多个高科技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包括曲面建模、机器人机构位置分析、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传输中的图像压缩等。在吴文俊的领导和影响下,该中心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数学机械化研究团队,在国际上被称为“吴学派”。

面对随之而来的荣誉,吴文俊谦虚地说:“我们只是暂时踩了许多老师、朋友和整个社会的肩膀。我报答他们的方式是让别人踩着我的肩膀再走一步。我希望我们的数学研究事业能够一个接一个地传承下去,使我国在新世纪成为数学世界的一个领先国家。”

国内外科学家最近预测,中国数学家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获得诺贝尔国际学术奖。对此,他平静地笑了笑,说道:“你不能为了获奖而工作,因为你做得很好。”

我最喜欢看历史剧,但不喜欢“开玩笑”

吴文俊说他非常喜欢读历史书和历史剧,但他立即肯定他只对真实的历史感兴趣,不喜欢“开玩笑”。历史上的得失可以作为后代的参考。从过去,人们可以预见未来。他最喜欢的历史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

■一句最受赞赏的名言:简单但精彩

我早就听说吴先生非常喜欢围棋,是个业余选手。当被问及此事时,吴先生笑着澄清道:“我只是喜欢看国际象棋,但实际上我下得很差。因为玩围棋花了太多时间,而且没有那么多时间。我喜欢看电视上的顶尖选手下棋和谈论象棋。围棋的规则非常简单,相当于非常简单的数学假设,但结果却是无穷无尽的,精彩绝伦。”

吴宪生还说:“看围棋培养了我的整体观念和战略眼光。虽然我不看围棋中的小棋子,但每一个棋子去哪里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一步走错,整个游戏就输了”。我们的研究也是如此。只有具备发展愿景、战略愿景和全球视野,我们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吴先生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长寿秘诀:“如果你能坐着,你就不会站着;如果你会撒谎,你就不会坐着;简单明了。”他说,这是丘吉尔的话,其实质是让生活尽可能容易,不被不必要的麻烦所打扰。他经常警告年轻人要专心工作,不要胡思乱想。吴文俊性格开朗,生活简单、平淡、快乐。无数的奖励和数百万的奖金无法改变他冷漠和自我控制的“普通头脑”。这就是吴文俊永葆创新活力的秘诀。

目前,吴文俊正在积极筹备明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大会。他巧妙地将其与“申奥”相提并论:“只有当我们国家的数学实力上升到一定水平,才有资格举办像奥运会这样的盛会。通过举行这次会议,我们可以使我们的数学研究向前迈进一步。”

相关阅读:领先的中国数学家——吴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