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50年代,对微生物的研究更加深入,电子显微镜的不断改进使人们能够看到更多微小的东西,原子和分子结构也能被清晰地观察到。以下是一些主要成就的简要介绍。

1951年,麦克林托克发现了一种可以击败的基因(现在称为“转座子”),并获得了1983年的诺贝尔奖。马克斯·泰累尔因开发黄热病疫苗获得1951年诺贝尔奖。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休·弗雷德里克·威尔金斯于1953年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奖。Niels K.Jerne于1955年提出抗体形成的自然选择理论,并于1984年获得诺贝尔奖。1957年,博维特第一个发现并合成了抗组胺药。1958年,勒德伯格(莱德伯格)、比德尔(比德尔)和塔特姆(塔图姆)发现了细菌遗传物质、基因重组和基因调控。1959年,弗兰克·麦克法兰·布尔内特在哲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克隆选择理论,并于1960年获得诺贝尔奖。罗德尼·罗伯特·波特和埃德尔曼于1959年确定了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并于1972年获得诺贝尔奖。罗莎琳·亚罗和所罗门·贝森于1959年建立了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并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奖。1959年,奥乔亚和科恩伯格发现了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机制。

从1961年到1966年,马歇尔·尼伦伯格、罗伯特·W·霍利、约翰·马特黑和戈宾德·科兰纳破解了64个遗传密码,获得了1968年的诺贝尔奖。1965年,弗朗索瓦·雅各布、勒沃夫和贾克·莫诺发现了微生物基因的调节机制。从1968年到1970年,沃纳·阿尔伯、丹尼尔·萨恩斯和汉密尔顿·史密斯发现了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并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奖。霍华德·泰明、戴维·巴尔的摩和德尔贝克在1969年发现了逆转录病毒和逆转录酶,并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奖。

1972年,柏格成功地在体外重组了猿猴病毒DNA和λ噬菌体DNA,并获得了1980年的诺贝尔奖。1975年,乔治·肯尼迪·克勒和米尔斯坦建立了基于尼尔斯·杰恩理论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他们获得了1984年的诺贝尔奖。1976年,苏苏姆·托尼加瓦发现了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原理,并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奖。1976年,布隆伯格和加达塞克发现了传染病起源和传播的新机制。1977年,弗雷德里克·桑格和沃特·吉尔伯特分别建立了DNA序列分析技术,并获得了1980年的诺贝尔奖。

1980年,贝纳塞内拉夫、斯内尔和让·多赛发现了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基础。1981年,宾尼格和罗勒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并于1986年获得诺贝尔奖。1981年,斯坦利·普鲁辛纳发现了朊病毒,并于1997年获得诺贝尔奖。1982年,迈克尔·史密斯以M13噬菌体为载体,在任何一段DNA上进行位点特异性突变。他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奖。1982年,彼得·切赫和阿尔特曼发现了催化核糖核酸,并于1998年获得诺贝尔奖。凯利·穆利斯于1983年发现了聚合酶链反应,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奖。1988年,约翰·霍夫、罗伯特·休伯和哈特纳特·米歇尔研究了光合作用反应,揭示了膜结合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特征。1989年,迈克尔·毕晓普和哈罗德·瓦尔姆斯发现了细胞中逆转录病毒原癌基因(癌基因)的产生机制。

1993年,理查德·罗伯茨和菲利普·夏普发现了分裂基因。2005年,巴里·马歇尔和J·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及其发病机制。2008年,克雷格·文特尔宣布了生殖支原体的完整基因组。

摘自清华出版社授权的《科学技术史与方法论》

推荐:一本“透视”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史和方法论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