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北湾新视觉供给图

虽然春天很短,但仍然很可爱。恐怕最重要的原因是盛开的春花:梅花在明城墙遗址,海棠在杜源遗址,桃花在植物园,樱花在玉渊潭,木兰在潭柘寺...仅仅看到这些地方和花的名字似乎已经从烟雾中逃脱,进入了美丽的花海。

地球上有300,000多种开花植物,但人类对其中的一小部分有特殊的爱好。无论是中国的牡丹、梅花、日本的樱花,还是西方的莺尾花和郁金香,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读古诗,你会知道古代人对花有多着迷。当春天花开的时候,有“如果你呆在树林里,花儿像锦缎,你出门总是看着花儿”,有“当你骑马的时候,一天就能看到长安的花”,还有“一种无所不在的爱,你可以慢慢回来”。

我不知道读者是否注意到它也是对这种可爱的花的描述,有时用"花"这个词,有时用"花"这个词。“花”这个词的例子就不再提了。“华”字的例子包括“春美秋实”等成语,以及“富素在山,爱荷华在Xi”和“桃死了,其美灼人”等诗句。华子和华子之间是什么关系?

打开《说文解字》,你会发现没有花,只有中国。中国文字有一个草书头,显示了中国和植被的关系。《说文解字》解释说,中国的本义是“叶熔”。你怎么理解“荣”?《尔雅》说得很详细:“木指美,草指荣耀,不是荣耀而是现实指美,荣耀而非现实指英语。”换句话说,开花的木本植物叫花,开花的草本植物叫荣。因此,《诗经》说“枝头的桃花是中国的”。《平原上无边的草,随季节来来去去》中草的消长对应着“光荣”和“枯萎”。当它被真正使用时,区别就不那么详细了。荣华这个词可以同时使用。我们常说财富和荣耀来自这个词。成语“花而不实”被翻译成口语,意思是只开花不结果。可以说,它是很有根据的。

华子在今天是一个普通的词,但实际上它只是在六朝之后才是一个普通的词。《舒威》记载,北魏太尉拓跋岛生活在头两年(公元425年),因为“篆书是草书,与世并行。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真相往往在传播和学习中丢失,从而使风格错误和意义不愉快。”因此,创造了1000多个新汉字。根据康熙字典,“花”这个词是这一千个词中的一个。不幸的是,现有的史料没有告诉我们这些新人物到底是什么,或者他们是否在其中。然而,它们直到六朝以后才出现,并被广泛认可。

从这个角度来看,花和花是一对古今人物。汉字历史悠久,是古老的文字。华子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但它仍然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并且是现在的角色。在先秦两汉文献中,“华”一词使用频繁。单在《诗经》中,就有“华”(莲花)、“顺华”(木槿花)、“少华”(莼菜)和“唐棣华”(扶苏)等。随着汉字词义的演变,汉字来源于花的本义,如美、繁荣、精、奢、时等。他们还承担了代表中华民族的重任,并继承了华山的华。随着越来越多的汉字“兼职”被使用,他们简单地创造了一个“花”来分享花的含义。

如果说“花”这个词出现在先秦两汉的文献中,那多半是后人修改和补充的。六朝以后,花言巧语首先取代了口语中的“中国”,然后慢慢占据了书面语“中国”的领地。李后主在南唐写诗的时候,也说:“春花秋月是什么时候,你对过去了解多少?”而不是“春花秋月是什么时候?”今天,我们只在成语中使用中国的本义“春天是美丽的,秋天是真实的”和“绚丽的,但不是真实的”。花的其他表达方式都是用华丽的文字来表达的。

王安石在他的《宝蟾山之旅》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王安石游览华山(即宝蟾山)时,发现地上有一块倒下的石碑。它的文字散落在各处,但仍然可以通过它的文字辨认出来,上面写着“华山”。原来华山不叫华山,而是华山。“那些认为中国和今天真正的中国一样美丽的人掩盖了声音的谬误。”王安石看着石碑上散落的字迹,感慨地叹道:“如果古籍不存在,后人又误解了,不能命名,那怎么能赢呢?”由此可以说明,在唐宋时期,“华”与“华”的读音相近甚至相同,难以区分,导致了“华山论”的谬误。

在北京生活了很长时间的明末作家袁宏道有一篇关于赏花的特别文章。他根据季节的温度,把花分为暖花、夏花、凉花和冷花,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季,这四季需要配合不同的时间情况,否则“一切都是突兀的”。欣赏春天的花朵就是“享受阳光灿烂的一天,淡淡的寒冷,和一个美丽的大厅”,这意味着天气晴朗,温度稍冷,地方是美丽的。按照这样的标准,北京最近的雾霾不是分散的、沉闷的和炎热的,这实在不适合观赏春花。话虽如此,鲜花是不可否认的。幸运地瞥见春天比呆在紧闭的门后错过整个春天要好。

文章的原标题是《说文解字:为什么古代的花被叫“华”?》

《说文解字》:为什么古代的花被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