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水淡化?

世界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日益令人关注的问题。地球上的淡水已经非常有限。它只占地球总水量的不到3%。此外,约有2/3的淡水储存在高山和极地地区的厚冰雪中,近1/3埋藏在地层深处。然而,我们真正能使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0.26%。正是这一小部分淡水资源今天仍然面临着人类的严重污染。

除了节约和保护现有的淡水资源,人们自然会想到如何开辟新的和更充足的水源,而占地球总水量97%的海水当然是首选目标。海水又咸又苦。它既不能喝也不能用。

如果用海水灌溉庄稼,它们会很快死去。如果锅炉燃烧海水,锅炉壁将形成锅炉水垢,这会影响传热,甚至引起爆炸……因此,如果要使用海水,必须淡化海水。

目前,人们已经掌握了几种海水淡化方法。

一个是蒸馏。也就是说,海水被加热成蒸汽,然后蒸汽被冷却成淡水。一次蒸馏是不够的,它可以蒸馏多次。蒸馏的缺点是消耗更多的能量。如果利用工业余热,特别是核电站的高温余热来加热海水,可以节省燃料,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

另一个是电渗析。它依赖于两种膜——阳离子膜和阴离子膜,这两种膜通过电将海水中的盐分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并分别通过膜迁移到另一侧,留下没有盐的淡水。尽管电渗析消耗相对较少的能量,但它不能从海水中去除不带电荷的杂质。

第三种方法是反渗透。使用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薄“反渗透膜”作为核心组件,在压力条件下,该膜只允许水通过,同时将盐类物质排斥在膜外,从而将淡水和盐分离。反渗透不仅分离效率高、能耗低、设备简单,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海水淡化技术。据统计,1994年,世界用这种方法每天生产120万吨淡水。中国还在舟山地区建立了一个示范项目,用这种方法每天生产500吨淡水。

除了上述三种海水淡化方法之外,人们还在探索其他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海水淡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