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来自中国云南省的科学家团队在中国首次成功培育了发光植物。科学家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海洋发光微生物的基因引入本溪烟草植物的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和筛选,获得了发光植物,填补了我国相关技术的空白,为该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该项目主要负责人、云南博纳科技的段康表示:“过去,生物工程培育的发光植物必须戴眼镜才能在蓝光和紫光下看到荧光,或者添加荧光素基质才能实现短期发光。这种发光强度肉眼看不到,夜间也不能自主发光。即使在普通植物表面喷洒荧光粉,在短时间内达到发光效果,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发光植物。我们培育的植物完全不同。它能在黑暗的条件下持续自主地发光。它的亮度可以达到星光的水平,可以照亮一定的范围。”

“这种能力的关键在于海洋发光细菌。很难获得它们完整的发光基因。另一个关键在于成功地将发光基因引入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植物细胞中只有一套核基因组,但有数百个叶绿体。每个叶绿体包含数百份叶绿体基因组,在每个植物细胞中制造近10,000份叶绿体基因组,使植物发光成为可能,”段康补充说。

对此,广西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冉浩认为该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他说,在城市照明中使用发光植物的问题上,国际上已经进行了很多讨论,一些团队也取得了进展。“白天,发光植物在外观上与普通植物没有什么不同。它们只有在夜晚来临时才会发光。至少在不需要强光的地方,发光植物有望取代一些照明设施,减少能源和设备消耗,创造特殊的夜景效果。”

段康回答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该小组的下一步是进一步提高植物的亮度,同时向农业部报告,对其环境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在获得批准后将该技术应用于花卉和肉质植物等观赏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