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国媒体报道,由计算神经科学家弗朗西斯·吉斯(Frances Chance)领导的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究小组正在研究蜻蜓,希望找到可以用来开发更小、更有效的导弹防御系统的线索。通过在计算机算法中复制昆虫的大脑,吉斯和他的团队旨在创造拦截器,能够更快地拦截威胁并获得更高的杀伤率。

源地图

蜻蜓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大约3.25亿年,并且没有多大变化。它们存活如此之久的部分原因是,尽管它们通常与农村联系在一起,但它们实际上是自然界最完美的食肉动物之一。一旦成为目标,它们的捕食率可以达到95%。

据了解,蜻蜓通过它们非凡的大脑控制这一切。他们可以进行一些非常快速和复杂的计算。当蜻蜓在飞行中追逐它的猎物时,它不会追逐它。相反,它预测晚餐会在哪里停下,然后计算出一条直线拦截路线。

考虑到蜻蜓甚至没有深度知觉,它是如何做到的?为了找到答案,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根据真实蜻蜓的行为做了一些逆向工程,在数字环境中创造了一个模拟蜻蜓,然后把它的大脑复制到一个神经网络中。

桑迪亚实验室表示,研究结果非常准确地模拟了蜻蜓的大脑。根据介绍,蜻蜓对猎物的反应只有50毫秒,比人类眨眼的速度快六倍。这意味着通过一组非常简单的神经回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计算。

相比之下,传统的导弹防御系统需要使用更多的计算能力来完成非常相似的任务。通过使用蜻蜓的大脑模型,研究人员也许能够制造出更小更轻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在增加杀死率的同时需要更少的能量来运行。此外,蜻蜓算法还可以帮助拦截难以预测的高超音速导弹,或者演示如何使用不太复杂的传感器来计算拦截。

研究人员指出,蜻蜓和导弹有一个根本的区别——速度是最明显的。然而,即使在导弹防御领域的应用被证明是不成功的,新技术也可以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汽车或处方药的开发和测试中发挥巨大作用。

据报道,这项研究将于本周在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召开的国际神经形态病会议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