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时间3月13日《每日邮报》的报道,科学家们可能已经发现了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天体。

天文学家在太阳系附近发现了15颗围绕一颗小型红矮星运行的新行星。

在这些新发现的行星中,一个潜在的可居住的“超级地球”有一个液体海洋。行星“K2-155d”的大小是地球的1.6倍,位于其宿主恒星的可居住区。

这些行星是由东京理工大学地球和行星科学系的Hiroyuki Hirano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的。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没有在红矮星周围寻找外星生命,因为它们的可居住区域非常小。

围绕红矮星运行的行星离它们非常近。一边一直面对着红矮星,温度非常高,而另一边又黑又冷。

根据美国宇航局在开普勒任务中的第二次任务K2的数据,这些红矮星可能对研究行星形成和演化的研究人员非常有用。研究人员表示,根据气候模拟的结果,液态水可能存在于新发现的类地行星K2-155d的表面。

在能够更精确地计算出这颗恒星的大小和温度之前,科学家无法确定这颗行星是否适合居住。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它是否适合居住。

平野说,“在我们的模拟中,假设这颗行星的大气和成分与地球相似。没有人能保证这是事实。”

虽然目前的技术不能使我们到达K2-155d,但未来的超高速航天器可以到达那里。

即使是最快的宇宙飞船“新视野号”,时速32000英里(55500公里),也需要400多万年才能到达K2-155d。

当前研究的一个关键结果是,围绕红矮星运行的行星可能具有与围绕类日恒星运行的行星非常相似的特征。

红矮星是尺寸相对较小、温度相对较低的恒星。它们是银河系中最常见的恒星类型。

最外层的行星是地球的1.6倍大,可能位于主星的可居住区。根据模拟结果,K2-155d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由于亮度低,它们通常是看不见的。在地球上,肉眼看不到任何红矮星。

最靠近太阳的半人马座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在离太阳最近的60颗恒星中,有50颗是红矮星。

平野说,“应该指出的是,围绕红矮星运行的行星数量远远少于围绕类日恒星运行的行星数量。红矮星系统,尤其是那些温度最低的系统,刚刚开始被纳入研究范围,因此它们是未来系外行星研究非常令人兴奋的目标。”

平野希望借助计划于今年4月发射的在途系外行星探测卫星(TESS),能够发现更多的行星。

他说,“预计苔丝会在地球附近明亮的恒星周围发现许多可能包含外星生命的行星。这将极大地促进后续观测,包括对地球大气层的调查和确定地球的精确轨道。”

TESS将使用四个宽视场摄像机扫描几乎整个天空,监视最近最亮的恒星,发现它们的光亮度暂时变暗,这可能表明行星从它们前面经过——这种现象被称为凌日。

由麻省理工学院的科韦利天体物理和空间研究所以及林肯实验室开发的TESS照相机将利用其宽广的视野来监测20多万颗恒星的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