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系的边缘,天体的轨道非常奇怪。因此,天文学家认为在海王星之外可能有一颗未被发现的巨大行星。然而,最新版本表明,所谓的“第九颗行星”可能不存在。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小组认为,这些天体不是由一颗巨大的行星牵引的,而是被你像碰碰车一样推着撞着,导致一些天体撞上新的轨道。

根据计算,“第九颗行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质量是地球的十倍,体积是地球的四倍,公转周期为1万至2万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看到它。这很正常,因为它离地球很远,而且行星本身不发光,所以即使望远镜指向正确的方向,也很难找到它。

当然,它可能根本不存在。天体物理学安-玛丽·马迪根等人提出,柯伊伯带中天体的数量可以解释轨道异常。柯伊伯带包含大量天体。只要考虑它们的组合引力,许多问题都可以解释。例如,塞德娜是一颗小行星,位于非常遥远的太阳系外,公转周期为11400年(冥王星为248年),轨道比我们预期的要圆。根据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这些小天体的轨道偶尔会相遇,就像时钟的指针一样。在它们的作用下,一些天体的轨道形状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圆。

既然这么简单,为什么以前没人提起过呢?研究人员称这是因为用计算机模拟这么多海王星外的物体需要很大的计算能力。

然而,根据目前的估计,柯伊伯带仅占地球质量的4-10%(但根据太阳系形成模型,数据要高得多)。这意味着柯伊伯带物体产生的重力可能不足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轨道异常。根据研究小组的计算,太阳系外一定有数千个未被发现的小天体。此外,“综合重力”假说不能解释所有轨道向同一个方向倾斜的现象——但是第九颗行星可以完美地解释这一点。

科学家们已经拍摄到了塞得娜的直接图像,它非常模糊。因此,如果第九颗行星确实存在,将很难被发现。我们可以继续思考这颗神秘的行星,它可能在太阳系的某个角落徘徊——未知且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