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开发了一项概念性技术,用马的尾毛制作犀牛角仿制品。

来源:皮克斯拜

作者

许多人认为犀牛角具有清热解毒或壮阳的功效。因为犀牛角很难获得,而且外观挺拔,所以它通常被视为财富、地位或权力的象征。对犀牛角的追逐引发了偷猎和非法贸易,对濒临灭绝的犀牛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国际野生动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的数据,目前非洲只有大约10万头犀牛,平均每天有3头犀牛死于偷猎。越南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犀牛角消费市场。

最近,牛津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合作团队在《科学报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用马尾毛制作犀牛角仿制品的概念和技术,希望能满足市场需求,拯救野生犀牛种群。

用假犀牛角迷惑真犀牛角

本研究为犀牛角仿制品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方法。与犀牛角不同的是,犀牛角实际上是犀牛鼻子上的一簇特殊的毛发,中间是浓密的毛发,外围是稀疏的毛发。犀鸟依靠皮脂腺分泌物结合在一起。毛发之间是死的、角质化的皮肤和角膜细胞,它们可能因黑色素而呈现黑色。

犀牛角横截面和纵剖面示意图。资料来源:乔纳森·金顿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了犀牛的近亲马,将马尾毛与再生丝蛋白(RSF)结合在一起。成品的外观、质地和微观结构与犀牛角非常相似。研究小组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对产品进行分析。据信,这种仿制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都接近于真实产品。

犀牛角(a,c)和仿犀牛角(b,d)的纵、横切面比较。这幅画来自报纸。

这项技术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研究小组希望,当技术完善后,仿制犀牛角能够干扰非法买家,最终甚至说服消费者自愿购买仿制犀牛角。这项研究的共同负责人、牛津大学动物学教授弗里茨·沃尔拉斯说:“我们的研究表明,用类似角质仿生材料来模拟极其昂贵的犀牛鼻毛很容易,而且成本很低。其他人可以在我们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最终干预(犀牛角)贸易并降低价格,从而支持犀牛保护。”

“我们的研究证明,材料科学有助于解决生物学和物种保护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该研究的合著者、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的成员米瑞新说。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犀牛角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生物化合物,由强纤维强化。我们希望这种模仿犀牛角的尝试不仅能阻止犀牛角的贸易,还能用于开发新的仿生材料。"

模仿能终结犀牛角贸易吗?

人们曾多次尝试在传统中药中寻找濒危动物产品的替代品。以熊胆为例。熊胆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熊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已经工业化很长时间了。传统中药也使用家畜胆汁或草药作为替代品。然而,活熊胆汁提取行业仍未消失。正如一篇关于熊胆替代品的论文所说:“即使有可用的替代品,熊胆贸易也不能立即停止。这是因为通过改变文化、经济结构和医疗实践来推广替代品并获得公众认可需要很长时间。”

自199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以来,犀牛角已不再用于中药。犀牛角和虎骨也已从中国药典中删除,水牛角在传统中药中经常被用作犀牛角的替代品。

犀牛角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角蛋白也是构成头发和指甲的蛋白质。因此,许多专业人士都认为“拿犀牛角相当于啃指甲”。这一概念也随着公益广告的传播而普及。目前,也只有少数研究表明犀牛角没有明显疗效或可以被普通草药、水牛角或阿司匹林替代。例如,1990年在中国香港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剂量的犀牛角可能有效地减轻小鼠的发热,但该研究还发现,水牛角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公益广告促进犀牛保护。照片来源:@ WildAid wildaid

2018年10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严格控制犀牛、老虎及其产品经营和使用的通知》,这意味着在中国实行了20多年的犀牛、老虎产品贸易和使用禁令已经“部分放开”。《通知》将科研、科普教育、执法鉴定、治病救人、文物保护列为犀牛、老虎及相关产品经营利用的特殊情况。以犀牛角的医学用途为例,医学研究或临床治疗危重、重症和复杂疾病仅限于从人工饲养的犀牛中获取犀牛角研磨粉。一些专业人士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解除动物产品禁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不利于动物保护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为犀牛角极其罕见,所以它还具有许多非医学价值。相关报道指出,东南亚犀牛角消费飙升与传统医药关系不大,但主要是中产阶级的炫耀性消费。在越南,犀牛角被视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买家通常通过密切的社交网络非法购买犀牛角,并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亲戚、朋友、商业伙伴或高官。

如果犀牛角在医学上被证明是无用或可替代的,或者如果类似的仿制品被开发出来,那么停止偷猎真的有可能吗?尽管有推广应用的意愿,研究团队仍然对这项技术的影响保持谨慎。该报写道:“假犀牛角能否最终拯救野生犀牛还有待评估。作为材料科学家,我们对替代品知之甚少。自然保护经济学家的工作是评估假犀牛角是否能降低犀牛角的价值,从而保护犀牛角所有者在野外自由生活。”

纸质信息

米瑞,邵正子和沃尔拉斯,1996。用马鬃制造人造犀牛角。Sci Rep 9,16233(2019)doi:10.1038/s 11598-019-52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