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主观方面可以表现为过失的是

A
放火罪
B
虐待罪
C
危险驾驶罪
D
食品监管读职罪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放火罪与虐待罪、危险驾驶罪都是故意犯罪

单选题

甲误把张某当作李某推入水井,意图将其淹死,但事实上井中无水,结果张某摔死。这属于

A
客休错误
B
工具错误
C
打击错误
D
因果关系错误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客体错误,指行为人预想侵犯的对象与实际侵犯的对象在法律性质上不同(分属不同的犯罪构成)。行为偏差,又叫做目标打击错误、打击错误,指行为人预想打击的目标与实际打击的目标不一致。打击错误必须是行为的误差,而题目是对象的错误。因果关系错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实际情况发生误认。

(1)行为造成了预定的结果,但误以为没有造成该结果,

(2)行为没有实际造成预定的结果,但误以为造成了该结果

(3)知道行为已经造成了预定的结果,但对造成结果的原因有误解。

这三种情形的错误对罪责的认定均不发生影响。

单选题

犯罪分子为日后向甲勒索财物,用枪威逼甲杀死一名路人并录像。甲的杀人行为属于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自救行为
D
犯罪行为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甲属于胁从犯,紧急避险不要求超过必要限度,只能小于保护的利益,所以不属于紧急避险,正当防卫对象为犯罪分子。自救是自己采取措施而不是被胁迫采取措施。

单选题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该规定使用中的解释方法是

A
扩大解释
B
类推解释
C
限制解释
D
文理解释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将银行扩大为送钞车,这为扩大解释

单选题

甲将自己的汽车借给乙使用。某日,乙酒后驾驶汽车撞伤丙,丙的损害应由

A
甲全部赔偿
B
乙全部赔偿
C
甲、乙连带赔偿
D
甲、乙按份赔偿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题目中甲将汽车借给乙。某日,乙酒后驾车,撞伤丙。《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甲作为汽车所有人,并不存在过错,所以由乙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单选题

甲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时事性文章,来声明不允许其他媒体刊登,乙杂志社未经甲同意予以转载且未支付报酬。乙杂志社的行为不构成侵权的法律依据是

A
许可使用
B
法定许可
C
强制许可
D
合理使用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题目中乙杂志社未经甲的允许转载其时事性文章且未支付报酬,该文章甲未声明不允许其他媒体刊登。《着作权法》第二十二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着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着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故答案为D合理使用。

单选题

甲在某酒店公用洗手间滑倒,摔掉了眼镜。经查甲滑倒系因酒店清洁工乙清洁不彻底,地面湿滑所致。甲的损失应由

A
甲自己承担。
B
酒店承担全部责任
C
酒店和乙承担按份责任
D
酒店和乙承担连带责任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题目中甲在某酒店公用洗手间摔倒,原因是酒店清洁工乙清洁不彻底,地面湿滑。根据《侵权责任法》用人单位的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故选B由酒店承担全部责任。

单选题

下列关于罚金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对于未成年犯罪不得适用罚金刑
B
罚金的最低数额可由法官酌情确定罚金刑
C
一人犯数罪分别判处罚金刑的应合并执行
D
一人犯数罪同时并处罚金刑他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合并执行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未成年人也可以适用罚金,未成年如果没有财产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执行,但最低不少于500所以罚金不是完全由法官酌定的。罚金和没收财产不能并用。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的是

A
冒充人民警察敲诈他人巨额财物
B
敲诈勒索亲属财物但获得对方谅解
C
以在网上发贴相要挟获得职务晋升
D
以公开不雅视频相要挟向他人借巨款后无力偿还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多次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或者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亲戚获得谅解的不构成犯罪。敲诈勒索的目的是获得财务。借款时没有非法占有目的,不能偿还是其他原因。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应认定为寻衅滋事罪的是

A
因宅基地纠纷将邻居家电视机砸毁
B
因感情纠纷随意殴打路人情节恶劣
C
因债务纠纷率众人拿走债务人财物
D
因医患纠纷将主治医生困在办公室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寻衅滋事就是无事生非。D是非法拘禁A是不构成犯罪C是不构成犯罪

单选题

甲声称具有某海外名校学历,与乙登记结婚。半年后,乙发现甲的毕业证书是伪造。甲、乙之间的婚姻

A
无效
B
有效
C
因欺诈可撤销
D
因重大误解可撤销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的。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婚姻法》未将欺诈规定为无效或者可撤销的婚姻情形,所以该婚姻为有效。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即可以由作为实行,也可以由不作为实行的是

A
洗钱罪
B
遗弃罪
C
玩忽职守罪
D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玩忽职守罪既可以作为也可以不作为。遗弃罪与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罪是不作为犯罪,洗钱罪是作为犯罪

单选题

除斥期间的适用对象通常是

A
形成权
B
请求权
C
支配权
D
抗辨权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形成权效力强大,一旦过了法定或约定期间,需要产生彻底消灭的法律效果,故需要除斥期间进行限制,A正确。限制请求权的通常为诉讼时效。支配权与抗辩权由于权利性质决定,通常不受时间限制。

单选题

甲( 10 周岁)、乙( 11 周岁)丙( 12 周岁),翻越高速公路天桥旁水泥护栏后,趴在防护网上往高速公路抛掷石块击打过往车辆,其中一石块击中司机丁致其重伤,但无法确认该石块是谁投掷。

A
甲、乙、丙连带赔偿
B
高速公司管理机构赔偿
C
甲、乙、丙的监护人连带赔偿
D
甲、乙、丙的监护人和高速公司管理机构连带赔偿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十条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甲乙丙为行为实施者,且无法查明是谁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结果,所以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单选题

乘客甲明知擅自打开飞机应急舱门会危及飞行安全,在飞机被牵引车推出阶段故意将应急舱门打开,地勤人员发现应急充气滑梯弹出后将飞机迫离。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
破坏交通工具罪
B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C
重大飞行事故罪
D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题中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重大飞行事故罪主体是航空人员。甲未使用暴力。

单选题

甲将乙的和联系方式发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声称乙欠钱不还,是个骗子,经查,甲所说与事实完全不符。甲的行为侵害了乙的

A
姓名权
B
名誉权
C
肖像权
D
荣誉权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姓名权指姓名的命名、使用、变更并排除他人妨害和侵害。侵犯姓名权的方式主要有盗用、冒用他人姓名、干涉他人姓名的命名。名誉权是指维护自己名誉不受他人恶意贬损或者损害。题目中甲虚构事实在朋友圈说乙是骗子,构成对乙名誉权的侵犯。肖像权是指形象的再现、肖像的使用、排除侵害的权利。(侵害肖像权要有营利的目的)。荣誉权是指接受荣誉称号、奖励,排除他人妨害和干涉的权利。

单选题

甲将一部相机传给乙,乙擅自将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丙,丙又将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丁并交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根据善意取得相机的所有权
B
丁基于丙的交付得取相机的所有权
C
丁在甲追认后方可得取相机的所有权
D
丁在付清全部款项后方可得取相机的所有权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题目中甲将相机借给乙,乙擅自卖给不知情的丙。后丙又将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丁并交付。首先,丙可以依据善意取得而取得相机的所有权,其次在丙将相机卖给丙的过程中,丙是有权处分,并且交付,故丁取得相机所有权。

A项中丁是根据继受取得而取得相机所有权,而不是善意取得(原始取得的一种方式)。

C项中丙是有权处分,且题目中未交待丙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所以无需甲追认。

D项中相机动产,动产取得所有权交付即可,不需要付清全部货款才行。

单选题

下列关于管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劳动中同工同酬
B
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C
可同时适用禁止令
D
刑期从判决宣告之日起计算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管制的刑期从执行之日起计算

单选题

下列关于包庇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行为方式必须是作为
B
行为方式必须是特殊主体
C
行为时间必须发生在审查起诉之后
D
行为对象必须是判决确定的犯罪分子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包庇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时间在犯罪之后而不是审查起诉之后。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而不是判决确定的犯罪分子.

单选题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没有可执行财产的单位分支机构不会构成单位犯罪
B
我国刑法中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不适用于外国公司、企业
C
两个以上单位以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可不区分主犯、从犯
D
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单位犯罪不是以其财产来判断,外国公司、企业在我国犯罪也属于单位犯罪。共同犯罪中必有主从犯。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在个案中,不是当然的主、从犯关系,有的案件,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在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从关系不明显的,可不分可以分清,且不分清主、从犯,在同—法定刑档次、幅度内量刑无法做到罪刑相适应的,应当分清主、从犯,依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