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高,但摄入糖后,体内血糖浓度很难降至正常水平,2导致患者尿中出现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患者摄糖后血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多
B
患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可能受损而导致胰岛素含量升高
C
患者的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会导致尿量增加
D
患者难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使血糖恢复正常值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A
图甲所示为染色体DAN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
B
经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
C
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①②③过程
D
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②③④⑤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竖直绝缘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连接一带正电小球P,小球所处的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小球平衡时, 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现给小球一竖下向上的初速度,在小球从开始运动至达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

A
小球机械能的改变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
B
小球电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小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C
弹簧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量
D
小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的代数和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科学研究发现,癌变前衰老的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该成果可对癌变前衰老的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衰老的肝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停止,多种酶活性降低
B
肝细胞衰老的过程中,会产生与癌细胞相似的膜蛋白
C
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体内,衰老的肝细胞不会积累
D
细胞癌变后将脱离正常分化,细胞内酶活性进一步降低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
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
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
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两种硫酸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共熔,可制得化合物 X,X溶于水能电离出K +、Cr 3+、 2 SO4 ,若将 2.83gX 中的 Cr 3+,全部氧化为2Cr2O7

后,溶液中的2Cr2O7可和过量 KI 溶液反应,得到3.81gI2,反应的离子方程为1若向溶有 2.83gX 的溶液中, 加入过量的 BaCl 2 溶液, 可得到 4.66g 白色沉淀 .由此可推出 X 的化学式为()

A
B
C
D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正常情况下 ,下列四个图若改变自变量或因变量 ,则曲线变化最大的是()

1

A
图①将“光照强度”改为“CO2浓度”
B
图②将“胰岛素相对含量”改为“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
C
图③将“有丝分裂各时期”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期”
D
图④将“酶活性”改为“有氧呼吸释放CO2量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防御素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物体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防御素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利于维持机体稳态
B
防御素高温变性后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不会产生紫色反应
C
加入NaCl后防御素会从溶液中析出,此过程不会造成其失活
D
防御素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破坏此细胞的核仁将影响防御素的形成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有①氨水②NH4Cl 溶液③Na2CO3溶液④NaHCO3溶液各 25mL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1/L ,下列说正确的是

A
4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①>④>③>②
B
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后pH>7,则43c(NH)c(NH·H2O)
C
向溶液①、②中分别加入25mL01mo1/L盐酸后,溶液中c(NH4):①>②
D
向溶液③、④中分别加入125mL01mo1/LNaOH溶液后,两溶液中的离子种类相同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蓝藻细胞内不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故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B
干细胞是能够持续分裂的细胞,衰老速度较高度分化的细胞慢
C
精细胞、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D
人体细胞的溶酶体含有水解酶,能分解细胞中的大分子,其产物可能被细胞再利用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在实验中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

A
除去苯中的苯酚(溴水、漏斗、玻璃棒)
B
溶液中Fe3+的检验(试管、氯水、KSCN溶液)
C
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试管、酒精灯、托盘天平)
D
用NaOH标准溶液没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石蕊试液、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外力F作用, F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到t7各时刻将 0~t8这段时间等分为8段,在t=0 时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则()

1

A
物体在t2时刻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了最大
B
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做简谐运动
C
物体在t3到t5时间内的动量改变量等于t2到t6时间内的动量变化量
D
外力在t3到t5时间内所做的功大于t4到t6时间内所做的功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豌豆蚜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和豌豆蚜。研究人员施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检测两种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 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下列分析错误的

1

A
用样方法对利马豆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B
施蔬果剂后豌豆蚜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
C
该生态系统蝉大眼蝽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D
据表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豌豆蚜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水稻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排水晒田。稻谷收获之后,有的农民焚烧稻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农民拔草、治虫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
水稻的分蘖、成熟等过程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
C
晒田能改善土壤,利于来年水稻生长
D
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在生活实践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下图为人工培育含SOD植物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

A
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SOD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B
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两个过程不需要无菌操作也可完成
C
SOD催化O2形成H2O2的机制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
D
该育种方式利用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测定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各种温度下该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下图中的曲线②。据此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
曲线①可知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B
曲线②的各数据点是在对应温度下测得的
C
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D
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将蛙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并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及膜电位变化,分别用图中曲线Ⅰ、Ⅱ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

A
该实验中某种培养液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
B
a-b时,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有关
C
适当提高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曲线Ⅱ上c点值
D
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的钠离子由内流转变为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进行分裂
C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
D
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需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灰沼狸生活在南非,营集群生活。一些个体在群中其它个体取食时,占据高处放哨。放哨者通常第一个发现接近的捕食者,并且发出告警声后,迅速到达安全的地方。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据上述现象及实验,无法推断出:

1

A
站岗放哨是利己又利他的动物行为
B
站岗放哨者与取食者是互利共生关系
C
实验结果与是否经历过站岗放哨无关
D
站岗放哨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绿藻的胶质中分离出一种有机化合物(用A表示),结构如图, A对人体无害,可用于新鲜食品中对脂肪酶进行抑制来保持风味,也可外用使伤口快速愈合。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有()

1

A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1H28O6
B
该物质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C
1mol该物质最多能消耗5molH2和3molNaOH的溶液反应
D
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