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喜欢·165 浏览
单选题

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每隔一段的距离抽取一个单位构成样本,此种方法为(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随机抽样
C
分层随机抽样
D
整体随机抽样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系统随机抽样”,《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3版)》的第二章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系统随机抽样也称为机械随机抽样或等距随机抽样。它是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每隔一定的距离抽取一个单位构成样本。
举一反三
单选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61-65 题。 某省人民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为了制定本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需要通过统计调查了解本地人口结构以及对文化产品需求等情况。请回答: 该省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该项统计调查项目是( )。

A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B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C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D
民间统计调查项目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统计法》第十一条第一、二款的规定,我国的统计调查项目氛围三类,即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其中,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为搜集和了解本地方的基本情况,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分别制定或者共同制定统计调查项目。这类调查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其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只能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组织实施。
单选题

商务部拟对大型家电卖场设立销售情况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机关是( )。

A
国务院
B
国家统计局
C
国家发改委
D
无需审批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 )。

A
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
B
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
C
各组单位数
D
总单位数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有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 )予以通报。

A
国务院
B
国家统计局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一)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的;(二)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三)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的;(四)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
单选题

复合分组属于重叠分组,所依据的分组标志数为( )。

A
1个
B
2个及以上
C
3个
D
3个及以上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复合分组”,《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3版)》的第三章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叫复合分组。
单选题

某县长认为县统计局提供的本年度劳动工资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自行修改该劳动工资的统计数据。该县长的行为属于( )。

A
合法行为
B
统计违法行为
C
干涉正常统计工作的行为
D
履行职权的行为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某县长认为县统计局提供的劳动工资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自行修改该劳动工资的统计数据,该县长的行为属于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单选题

工资总额统计中在岗职工的工资不包括( )。

A
基本工资
B
入股分红
C
工资性津贴
D
工资性补贴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工资总额统计”,《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3版)》的第十章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从构成角度分解为四部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其他工资。绩效工资也可称为效益工资、业绩工资,不包括入股分红、股权激励兑现的钱和各种资本性收益。
单选题

某乡实有养殖业7种,年实际收入的总值为70万元,但该乡在报送统计资料时,为增加自己的业绩,故意多编造了2种养殖业,并在其名下合计上报总收入15万元,致使该乡的养殖业收入总值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多报现象。该乡的行为属于( )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A
虚报
B
瞒报
C
伪造
D
编造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题中该乡的行为属于伪造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