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喜欢·229 浏览
单选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测量未知电阻R_x的阻值,其中R为已知电阻.实验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电路确定实验原理,然后连接实物电路图.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可以用电压表先测出电源电压,然后再测出电阻两端电压,然后再根据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待测电阻阻值,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A选项,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错误;

B选项,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且两个电阻被导线短路,错误;

C选项,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无法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测未知电阻的实验,关键是知道有电压表、无电流表时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进行设计实验.

举一反三
单选题

某同学在实验室看到一段镍铬合金丝,他想测出这段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值,可是在连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已损坏不能再使用.请你利用现有器材:电压未知的电源、量程合适的电压表、已知最大阻值为R的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帮助这名同学设计一个不移动电压表就能测出这段镍铬合金丝电阻值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最左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_1$,此即电源电压;

第二步:移动滑片到最右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最大值R,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_2$,即镍铬合金丝两端的电压.则该段镍铬合金丝电阻值的表达式为(       )

A
$\frac {U$_1$R}{U$_1$-U$_2$}$
B
$\frac {U$_1$R}{U$_2$-U$_1$}$
C
$\frac {U$_2$R}{U$_1$-U$_2$}$
D
$\frac {U$_2$R}{U$_2$-U$_1$}$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所给的器材中无电流表,不能利用“伏安法”来测电阻,因此要运用“等效替代”的思想来设计测电阻的方法,即镍铬合金丝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利用电压表分别测出滑片位于最左端和最右端时镍铬合金丝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镍铬合金丝电阻的阻值.

解答: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移动滑片到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_滑=U$_1$-U$_2$,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路中的电流I=$\frac {U$_2$}{R_x}$=$\frac {U_滑}{R}$=$\frac {U$_1$-U$_2$}{R}$,

解得:R_x=$\frac {U$_2$R}{U$_1$-U$_2$}$.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一只电表测电阻”的类型,这种类型的题目,由于器材相对不够,不能用“伏安法”来测电阻,因此要运用“等效替代”的思想来设计测电阻的方法.

单选题

小红测电阻R_x的阻值,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其中R_0是0~200Ω的滑动变阻器,R是未知固定电阻.她把开关S掷于a时,电压表读数为2.5 V,电流表读数为0.5 A;再把开关S掷于b,并调节R_0,得到电压表读数减小0.7V,电流表读数增加0.4A.最后小红得到R_x的阻值为(  )

A
B
C
D
1.75Ω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R_x、R、R_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开关S掷于a时,电压表测R_x与R两端的电压之和,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它们的总电阻;开关S掷于b时,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根据题意得出电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的阻值,进一步求出R_x的阻值.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R_x、R、R_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开关S掷于a时,电压表测R_x与R两端的电压之和,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由I=$\frac {U}{R}$可得:

R_x+R=$\frac {U_a}{I}$=$\frac {2.5V}{0.5A}$=5Ω,

开关S掷于b时,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

因电压表读数减小0.7V,电流表读数增加0.4A,

所以,U_b=U_a-0.7V=2.5V-0.7V=1.8V,电路中的电流I′=I+0.4A=0.5A+0.4A=0.9A,

则R的阻值:

R=$\frac {U_b}{I′}$=$\frac {1.8V}{0.9A}$=2Ω,

则R_x的阻值:

R_x=5Ω-R=5Ω-2Ω=3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中,电阻R_0已知,当通过闭合或断开电路中的不同开关时,不能测算出未知电阻R_x阻值的电路是(  )

A
B
C
D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结合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直接或间接得出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根据R_x=$\frac {U_x}{I_x}$求出电阻.

解答:

解:A、当开关S$_1$和S$_2$都闭合时,R_x被短路只有R_0中有电流,电流表测得此时的电流I,根据U=R_0I求出电源电压;当只闭合开关S$_2$时,定值电阻R_0和R_x串联,电流表测得的是R_0的电流也是R_x中的电流I_x,根据U_0=R_0I_x求出R_0两端的电压,则U_x=U﹣U_0,根据R_x=$\frac {U_x}{I_x}$求出R_x的电阻.不符合题意.

B、开关S$_1$和S$_2$都闭合时,R_0被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U;只闭合S$_2$时,R_0和R_x串联,电压表直接测量R_x两端的电压U_x.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_0=U﹣U_x,根据I_0=$\frac {U}{R}$求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则通过R_x电流等于通过定值电阻电流I_x=I_0.根据R_x=$\frac {U_x}{I_x}$求出R_x的电阻.不符合题意.

C、当开关S$_1$和S$_2$都闭合时,R_0和R_x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或R_x的电压U_x;只闭合开关S$_2$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或R_x的电压U_x,不能直接或间接测量出R_x电流,所以不能求出R_x电阻.符合题意.

D、当开关S$_1$和S$_2$都闭合时,定值电阻R_0和R_x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电流I;只闭合开关S$_2$时,电路为R_x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量R_x的电流I_x.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S$_1$和S$_2$都闭合时R_0中电流I_0=I﹣I_x,则R_0两端电压U_0=I_0R_0,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知U_x=U_0,根据R_x=$\frac {U_x}{I_x}$求出R_x的电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单选题

如图,闭合开关S,向右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
D
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确定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的变化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向右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I=$\frac {U}{R}$,

∴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AD不正确;

∵U=IR,

∴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B不正确,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欧姆定律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分析好滑片的移动对电路的影响是关键.

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当开关s$_1$闭合、s$_2$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为I$_1$、U$_1$;当再闭合s$_2$,且将滑片P适当右移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为I$_2$、U$_2$,则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
I$_1$>I$_2$,U$_1$>U$_2$
B
I$_1$>I$_2$,U$_1$大于、小于或等于U$_2$都有可能
C
U$_1$<U$_2$,I$_1$=I$_2$
D
U$_1$<U$_2$,I$_1$大于、小于或等于I$_2$都有可能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当开关s$_1$闭合、s$_2$断开时,灯泡L和电阻R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两端电压;

当s$_2$闭合后,灯泡L被短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

解答:

解:开关s$_2$闭合前后,电压表测量的对象发生了变化,电源电压一定,s$_2$闭合前测的是电阻两端的电压,闭合后测的是电源电压,所以U$_1$<U$_2$;

因为滑片发生了移动,即电阻发生了变化,故无法判断电流的大小;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清楚开关s$_2$闭合前后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的是哪一个的电流和电压,也可以根据开关的开闭画出对应的等效电路图分析.

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_1$、S$_2$,下列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L$_1$与L$_2$串联
B
电流表A$_1$测L$_1$的电流
C
当开关S$_2$断开时,通过L$_1$的电流变小
D
当开关S$_2$断开时,电流表A$_2$的示数变小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这是一个并联电路,A$_1$、L$_2$、S$_2$ 三个元件在同一支路上,L$_1$ 单独在一个支路上,A$_2$在干路上,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

解答:

解:A、A$_1$、L$_2$、S$_2$ 三个元件在同一支路上,L$_1$ 单独在一个支路上,所以是并联电路,故A错误;

B、A$_1$、L$_2$在同一支路上,所以A$_1$是测L$_2$电流,故B错误;

C、当开关S$_2$断开时,L$_2$所在支路断路,电流变为0,而L$_1$所在支路电流不受影响,故C错误;

D、当开关S$_2$断开时,L$_2$所在支路断路,电流变为0,而L$_1$所在支路电流不受影响,所以干路电流变小,A$_2$测干路电流,因此电流表A$_2$的示数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分析电流的路径,判断串并联是解决很多电路问题的基础.

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压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合上开关后,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的电路是(  )

A
B
C
D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①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

②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支路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

解答:

解:A.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电阻变大,并联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一定,所以干路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故A错;

B.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压敏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压力增大,电阻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故B错;

C.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电阻变大,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C错;

D.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电阻变大,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小,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单选题

教育局利用如图所示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了身体柔韧性测试.测试者向前推动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小雪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的电路是(  ) 

A
A
B
B
C
C
D
D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答:

A、当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时,电阻增大,由于电压不变,通过的电流减小,而固定电阻的电流不变,则总回路电流减小,故电流表示数减小,故A错误;

B、由于固定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属并联,电压相等,当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减小,而通过固定变阻器的电流不变,故电流表示数不变,故B错误;

C、这是一个电压表,测定的是电源电压,故滑动变阻器怎么滑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故C错误;

D、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电压表测定的是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由于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时,总电阻变大,总电压变,则总电流减小由于固定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为串联电路,固定电阻在通过的电流减小后,电压减小,而总电压不变,故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增大,故电压表示数增大,故D正确

单选题

小梦将定值电阻R$_1$与滑动变阻器R$_2$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某位置调到另一位置时,R$_1$上的电压变化△U$_1$=|U$_1$-U$_1$′|,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变化△U$_2$=|U$_2$-U$_2$′|,关于△U$_1$与△U$_2$的大小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U$_1$>△U$_2$
B
△U$_1$=△U$_2$
C
△U$_1$<△U$_2$
D
无法比较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以及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进行比较△U$_1$与△U$_2$的大小.

解答:

该电路为串联电路,因为R$_1$为定值电阻,而当滑动变阻器从一端移至另一端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为△U$_1$=|U$_1$-U$_1$′|,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为△U$_2$=|U$_2$-U$_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定值电阻两端变化增大(或减小)的电压就等于滑动变阻器两端减小(或增大) 的电压,即△U$_1$=△U$_2$.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正确识别电路;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_2$、R$_3$是两个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滑片P向左滑动:当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时,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U;当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时,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U′.若△I<△I′,则(  )

A
$\frac {△U}{△I}$=$\frac {△U′}{△I′}$
B
$\frac {△U}{△I}$<$\frac {△U′}{△I′}$
C
$\frac {△U}{△I}$>$\frac {△U′}{△I′}$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三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V测滑动变阻器R$_1$两端的电压;根据滑片的移动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_2$、R$_3$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V示数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电表示数变化的比值,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可知它们电表变化量比值关系.

解答:

解:已知滑片P向左滑动:假设滑片在滑动变阻器的位置a移到位置b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根据I=$\frac {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I$_1$<I$_2$;则△I=I$_2$-I$_1$,

因为电压表V测滑动变阻器R$_1$两端的电压;U$_1$=U-I$_1$(R$_2$+R$_3$),U$_2$=U-I$_2$(R$_2$+R$_3$),

所以△U=U$_1$-U$_2$=U-I$_1$(R$_2$+R$_3$)-(U-I$_2$(R$_2$+R$_3$))=(I$_2$-I$_1$)(R$_2$+R$_3$);

则$\frac {△U}{△I}$=$\frac {(I$_2$-I$_1$)(R$_2$+R$_3$)}{I$_2$-I$_1$}$=R$_2$+R$_3$

同理,假设滑片在滑动变阻器的位置a移到位置c时,

则△I′=I$_3$-I$_1$,若△I<△I′,即I$_3$>I$_2$>I$_1$,

△U′=(I$_3$-I$_1$)(R$_2$+R$_3$);

$\frac {△U′}{△I′}$=$\frac {(I$_3$-I$_1$)(R$_2$+R$_3$)}{I$_3$-I$_1$}$=R$_2$+R$_3$

所以,$\frac {△U}{△I}$=$\frac {△U′}{△I′}$.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表示出各电压表的示数关系,进一步得出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