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喜欢·14 浏览
多选题

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B
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
C
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D
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分析:

(1)根据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角度分析解答问题;

(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解答:

解:A、图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A正确;

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故C正确;

D、图中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AC.

 

举一反三
多选题

(多选)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0℃的冰块也有内能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题目答案

BD

答案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概念的了解和掌握,内能和温度、状态的关系,内能和热量的区别.

解答:

A、因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则0℃的冰也有内能,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单比较物质的温度不能判断内能的大小;则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发生热传递时,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增加的内能可能升高温度,也可能发生状态变化;则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发生热传递时,物体吸收热量若同时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大.所以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D.

点评:

特别注意:1.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2.发生热传递时,物体吸收热量后,可能升高温度,也可能发生状态变化.

多选题

(多选)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等
B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一定相等
C
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铝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
初温相等的酒精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酒精的末温可能比砂石的末温高

题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解答:

考查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的概念.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有的也相同,如冰和煤油的比热容相同,选项A正确;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水和冰比热容不同,选项B正确;

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由Q放=cm△t可知,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铝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多,选项C正确;

酒精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由Q吸=cm△t可知,酒精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m△t)小,若酒精的质量比沙石的质量小的多,则酒精升高的温度可能比沙石的温度升高的多,使酒精的末温比砂石的末温高,选项D正确.

故选ACD.

多选题

450mL的酒精用去一半后,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和密度都是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B
质量和内能是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C
质量和热量是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D
比热容和温度不变,内能是原来的一半

题目答案

BD

答案解析

分析:

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

②密度、比热容、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燃料的密度、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

③内能与温度有关,还与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解答:

解:

①密度、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决定于燃料的种类,酒精用去一半后,种类、状态、温度没有变化,所以密度、比热容、热值不变;

②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物质总量减半,其质量减半;

③内能与温度、质量有关.酒精用去一半,分子数量减半,所以内能减半.物体本身不含有热量.

故选B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明确各个物理量的真正含义后,可顺利解决此题.

多选题

(多选)现有质量、温度分别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和一杯冷水.先将甲放入这杯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8℃;将甲取出后,再将乙放入这杯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8℃.若各种损失忽略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温度变化大于乙的温度变化
B
甲放出的热量多于乙放出的热量
C
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D
水先后两次吸收的热量相等

题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分析:

甲、乙两金属块,先后投入到同一杯水中,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由题知,两次水升高的温度相同,也就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因为不计热量损失,由热平衡方程可知,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同;

而甲、乙两金属块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经放热后,甲金属块比乙多降低了8℃,甲金属块的末温比乙的末温低;

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相同的热量,甲降低的温度多,所以甲金属的比热容比乙的小.

解答:

解:

A、先后将甲乙两金属块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故D正确;

∵各种损失忽略不计,

∴Q_吸=Q_放,

∴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同;

由题知,甲金属块比乙多降低了8℃,即甲金属块的末温低;

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相同的热量,甲金属块降低的温度多,所以甲的比热容小,故AC正确、B错.

故选A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概念、热平衡方程、热量公式,能确定甲乙两金属块的末温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多选题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如图所示,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小
B
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C
能量的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D
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题目答案

AB

答案解析

分析:

①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

②在内燃机的压缩冲程能量转化关系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关系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解答:

解: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小,故A正确;

B、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软木塞冲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故B正确;

C、热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的过程,故与压缩冲程能量转化形式不同,故C错误;

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D错误.

故选AB.

 

多选题

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B
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温度升高
C
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的功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温度低于0℃的室外,仍有水蒸气存在

题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分析:

(1)物质的分子之间有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

解答:

解:A、物质的分子之间有相互的引力和斥力,故A正确;

B、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温度可能不变,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

D、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故温度低于0℃的室外,仍有水蒸气存在,故D正确.

故选ACD.

 

多选题

(多选)在试管中装适量的水,试管口用塞子塞住,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如图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塞子冲出去了,则(  )

A
加热过程中,酒精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
B
塞子冲出前,试管内气体压强不断增大
C
塞子冲出时,试管内气体温度不变
D
塞子冲出时,塞子增加的机械能是由试管内气体内能转化的

题目答案

BD

答案解析

分析:

(1)在试管中装些水,用酒精灯加热的过程中,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试管和水的内能,还有一部分散失掉;

(2)当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就会将塞子冲出.

(3)试管内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4)水蒸气膨胀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解答:

A、加热过程中,酒精的化学能有一部分转化为水的内能,大部分散失,故A错误;

B、塞子冲出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试管内气体的压强不断增大;故B正确;

C、塞子冲出时,试管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

D、塞子冲出时,是试管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增加的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就是内能和其它形式能的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量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B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C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D
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有电流

题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下列知识分析回答: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2)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有电源提供电压,二是电路是闭合的.

解答:

解:

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的无规则移动不能形成电流,故A错误;

B.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故B正确;

C.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只有电路两端有了电压,电路中才可能有电流,故C正确;

D.电路两端有电压,且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才会有电流,故D错误.

故选BC.

 

 

多选题

(多选)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崇左市某技术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一个品牌的铜芯电线不符合规格:①用镀铜的铝芯冒充铜芯;②电线直径明显比说明书上标定的直径要小.引起这种电线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  )

A
电线的长度引起电阻偏大
B
电线的横截面积引起电阻偏大
C
电线的材料引起电阻偏大
D
电线的温度引起电阻偏大

题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分析:

依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判断.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共有四个: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解答:

(1)铝的电阻率比铜的大,即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时,铝比铜的电阻大,用镀铜的铝芯冒充铜,增大了电阻;

(2)电线直径比说明书上标定的直径小,即横截面积减小了,当材料、长度一定时,横截面积减小,电阻增大;

根据以上分析,本题有两个答案:

故选BC.

点评:

记清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四个: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并且在具体问题中能判断是哪一种因素的影响.

多选题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时,两灯都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丁都是电流表
B
甲、丙不可能都是电流表
C
甲是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L$_1$和L$_2$的电流
D
乙是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L$_1$和L$_2$的电流

题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分析:

(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①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由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③所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

(2)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是:①并联在电路中;②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③所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解答:

解:闭合开关S时,两灯都能正常发光,且由电路图可知L$_1$和L$_2$一定是并联的;

甲灯在干路上,一定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总电流,若丙表是电流表,甲、丙将会短路电源,故丙一定是电压表,故B、C正确;

由于乙表与L$_1$串联,故一定是电流表,且测量L$_1$中电流,故A正确,D错误.

故选:ABC.

点评:

对于电压表或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要区分好使用时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