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喜欢·308 浏览
单选题

下列情况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  )

A
零刻线磨损的尺
B
量程比被测物体长度小的尺
C
刻度不均匀的尺
D
分度值不是1mm的尺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依据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和测量体验来回答本题,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是否够用、分度值的大小都不影响刻度尺的使用.

解答:

解:

A、零刻度磨损的尺,可以从某一整刻线开始量起,可以使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比物体短的刻度尺,可以一段一段的测,可以使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刻度不均匀的尺是无法测出准确长度的,不能使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最小刻度不是毫米,说明准确程度不是毫米,但可以使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要记住,注重理论联实际,多积累实际测量的经验.

举一反三
单选题

妈妈要做一个新窗帘,让小红帮她测量窗户的高度,小红应从下列四个刻度尺中选(所给数据为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

A
30m,1dm
B
3m,1cm
C
1m,1mm
D
0.2m,1mm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活中对精确度要求的了解和对分度值的意义的理解与运用.

解答:

解:①实际生活中安装窗帘的精确度要求比安装窗户玻璃的精确度要求要小的多,安装窗户玻璃的精确度要求相对较高,需要精确到毫米,切割时过大或过小都安装不上.窗帘的安装要求相对较小,只要精确到cm即可.

②注意量程,一般窗户的长度都要大于1m,窗帘的大小一般要比窗户大的.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生活中对安装窗帘的精确度要求以及窗帘的大小.

单选题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要求不恰当的是(  )

A
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线量起
B
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线
C
零刻度线未磨损的刻度尺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D
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1)会放: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

(2)会看:读数时视线应经过被测物体末端与尺相交的位置并与尺面垂直.

(3)会读: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准确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会记:记录测量数据,应记录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所记录数据的单位.

解答:

解: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如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测量起点.选项错误;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线.选项正确;

C、零刻度线未磨损的刻度尺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选项正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单选题

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

②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③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④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⑤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⑥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解答:

解:A、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A错.

B、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倾斜了)所以错误.

C、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起始点没从零刻线开始.所以错误;

D、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求刻度尺沿着被测的长度,并使刻度尺带刻度的一面尽量与物体紧贴,这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

单选题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解答:

解:

A、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此方法错误;

B、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此方法错误;

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此方法正确;

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此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单选题

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测量值是{_ _}cm,分度值是{_ _}mm.

A
2.80;1
B
2.80;2
C
2.60;1
D
2.60;2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3.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3.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2)末端刻度值为5.80cm,物体长度为5.80cm-3.00cm=2.80cm.

故答案为:2.80;1,选A.

点评: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单选题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 _}cm.

A
3.90
B
3.80
C
3.60
D
3.70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8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80cm.

故答案为:3.80,选B.

点评:

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单选题

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
1mm
B
1cm
C
1dm
D
1m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用刻度尺测长度,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记录的数据上分析,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倒数第二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解答:

由记录结果可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9和3所对应的毫米单位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即1mm.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据记录数据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单选题

图中被测铅笔的长度为{_ _}cm.

A
5.45
B
5.25
C
5.35
D
5.55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由图可知,在(4~5)cm之间有10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是零刻度,铅笔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5.25cm,所以长度即为5.25cm.

故答案为:5.25,选B.

点评:

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单选题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经我国有关专家测量改为8848.13m,通过公布的这一数据,可以判断测量的精度达到___.

A
m
B
dm
C
cm
D
mm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长度测量中,读数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估读值前面的是精确值,所以测量结果达到的精确度要看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

解答: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的测量值为8848.13m,其中0.03m是估读值,8848.1m是精确值,所以,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m=1dm,即测量精度达到dm(分米);

故答案为:dm(分米),选B.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会根据测量结果判断估读值和精确值,根据精确值判断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从而判断出测量的精度.

单选题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 _}cm.

A
3.15
B
3.25
C
3.35
D
3.45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3.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3.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3.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6.25cm,物体长度为16.25cm-13.00cm=3.25cm.

故答案为:3.25,选B.

点评: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