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喜欢·261 浏览
多选题

(多选)下面得数在0-200范围内的是(  )

A
936-898
B
735-486
C
314-188
D
928-389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分析:

先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结果,再进行判断.

解答:

A:936-898=38,B:735-486=249,C:314-188=126,D:928-389=539,其中38和1260-200范围内,所以选AC.

点评:

掌握三位数的笔算减法.

举一反三
多选题

(多选)下面选项是角的图形的是(  )

A
B
C
D

题目答案

AD

答案解析

分析: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解答:

B错在没有顶点,C错在角是从顶点出发的两条射线,而C的一条线是曲线,所以选AD.

点评:

掌握角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角.

多选题

(多选)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  )三角形.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题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分析:

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解答:

因为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2个锐角,而露出的是正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还可能是钝角三角形,选ABC.

点评:

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2个角是锐角,所以按角分类时,关键看第三个角是什么角,这个三角形就是什么三角形.

多选题

(多选)如下图,从正面和(  )面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

A
B
C
D

题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分析:

在观察时,有序观察立体图形,从某一面看时,把立体图形分层观察,看每层有几个正方体,是上下排列还是左右排列,确定有几个正方形.

解答: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后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边看到的形状是,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所以从正面和(上、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选BC.

点评:

该题考查的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立方体图形.

多选题

(多选)下面各式中商小于1的有(  ).

A
3.6÷2
B
15.87÷20
C
7.98÷8
D
4.95÷11

题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分析:

只看整数部分,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小于除数,那商就小于1.

解答:

因为B、15<20;C、7<8;D、4<11,所以它们的商都小于1,也就是选BCD.

点评:

该题考查的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多选题

(多选)要在一只口袋里放入若干个大小相同的红、黄、蓝不同颜色的球,使得从口袋中摸出1个黄球的可能性为$\frac {1}{4}$.如果口袋中已经放入3个黄球,那么口袋中再放入(  )个红球,(  )个蓝球.

A
4红,4蓝
B
2红,7蓝
C
1红,8蓝
D
7红,5蓝

题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分析:

个体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可能性就越小.

解答:

3×4=12(个),12-3=9(个),所以其他球的总数得是9个,观察选项,发现B:2+7=9(个),C:1+8=9(个)都符合,故选BC.

点评:

事件随机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与个体数量的多少有关.

多选题

(多选)下列图形中,(  )是圆锥.

A
B
C
D

题目答案

AD

答案解析

分析: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解答:

图A、D是圆锥.

点评:

该题考查的是圆锥的认识.

多选题

(多选)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是(  )

A
浓度一定,药与药水的质量.
B
圆锥的高一定,它的体积与底面积.
C
一个人的年龄与身高.
D
一根绳子,用去的米数和剩下的米数.

题目答案

AB

答案解析

分析:

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先找变量(找两种相关联的量),再看定量(看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最后作出判断.

解答:

A.因为$\frac {药的质量}{药水的质量}$=浓度,而浓度一定,所以它们成正比例关系;B. $\frac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frac {1}{3}$高,而圆锥的高一定,所以它的体积与底面积都成正比例关系;C.年龄和身高之间没有比例关系,所以它们不成正比例关系;D.绳子用去的米数和剩下的米数相加等于总长度,但它们的比值不一定,所以不成正比例关系;因此成正比例的是AB.

点评:

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

多选题

(多选)从左边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

A
B
C
D

题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分析:

分别画出各个选项从左边看到的图形,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

A.从左边看到的图形是;B.从左边看到的图形是;C.从左边看到的图形是;D.从左边看到的图形是;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BC.

点评:

该题考查的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多选题

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它们的速度大小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不同的时间内,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相等
B
在相同的时间内,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相等
C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短
D
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分析:

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与速度成正比.

解答:

解:

A、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同,在不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能相同.如甲的速度是3m/s,2s通过的路程是6m;乙的速度是2m/s,3s通过的路程也是6m.此选项正确;

B、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同,根据s=vt可知,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此选项错误;

C、速度大的物体,如果运动时间短,通过的路程可能较短.此选项正确;

D、速度小的物体,如果运动时间长,通过的路程可能较长.此选项错误.

故选A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路程与速度关系的理解和应用,是一道基础题,容易解答.

多选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题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分析:

①物体振动发出声音,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人耳都能的到,只有响度和频率合适,人耳才能的到声音;

②人们通过音色来辨别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

③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④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

解:A、人耳听觉有一定的范围,即频率20﹣20000Hz之间,且有一定的响度,因此,并非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说法错误;

B、"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说法正确;

C、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响度不同,音调相同,故D错误.

故选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