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喜欢·87 浏览
解答题

背景资料中变更部分的合同价款应根据什么原则确定?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如果合同中有类似价格,则参照采用(2分);合同中没有适用价格又无类似价格,由承包方提出适宜的变更价格(1分),计量工程师批准执行(1分)。这一批准的变更应与承包商协商一致否则按合同纠纷处理(1分)。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举一反三
解答题

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夜间运输,白天铺筑,造成水泥稳定碎石粒料堆置时间过长(1分),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1分),水泥强度已经损失。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李某及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或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2分)  (2)李某违章指挥(或施人员违章作业;或工作前未现场验电,挂工作接地)(2分)。  (3)李某采用口头约定停止送电(或未用书面形式约定停电;或未按规定**停电手续。)(2分)。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四)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城市桥梁工程固定总价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390d,合同总价5000万元。合同中约定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计价,其中间接费费率为20%,规费费率为5%,取费基数为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

施工前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事件。

事件1:因地质勘探报告不详,出现图纸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该障碍物导致工作A持续时间延长10d,增加人工费2万元、材料费4万元、机械费3万元。

事件2:基坑开挖时因边坡支撑失稳坍塌,造成工作8持续时间延长15d,增加人工费1万元、材料费1万元、机械费2万元。

事件3:因不可抗力而引起施工单位的供电设施发生火灾,使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10d,增加人工费1.5万元、其他损失费5万元。

事件4:结构施工阶段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4万元、材料费6万元、机械费5万元,工作E持续时间延长30d。

事件5:因施.7-期间钢材涨价而增加材料费7万元。

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问题】

1.按照图1所示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该工程的关键线路并计算工期,说明按此计划该工程是否能按合同工期要求完工?

2.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施工单位是否可以获得工期和费用补偿?分别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可以获得的工期延期补偿是多少天?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租赁土方施工机械用于工作A、B,日租金为1500元,则施工单位可以得到的土方租赁机械的租金补偿费用是多少,为什么?

5.施工单位可得到的企业管理费补偿是多少?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四)1.采用标号法计算如图2所示。关键线路为:①→③→⑤→⑥,计算工期为390d,按此计划该工程可以按合同工期要求完工。2.事件1:不能获得工期补偿,因为工作A的延期没有超过其总时差。但可以获得费用补偿,因为图纸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属于建设单位应承担风险。事件2:不能获得工期和费用补偿,因为基坑边坡支撑失稳坍塌属于施工单位施工方案有误,损失应由承包商承担。事件3:能获得工期补偿,应由建设单位承担不可抗力的工期风险。但不能获得费用补偿,因不可抗力发生的费用应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的费用损失。事件4:能获得工期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背景

某公路工程的施工合同工期为16周,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周),各工作均按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报价单(部分)见下表。

工程施工到第4周进行进度检查时,已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A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设计图局部修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840m3,工作持续时间未变。

事件2:B工作施工时,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员窝工,损失1万元,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的25%。

事件3:C工作为检验检测配合工作,只完成了估算工程量的20%,施工单位实际发生检验配合工作费用5000元。

事件4: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D工作尚未开始,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4个台班,台班单价300元/台班、折旧费100元/台班。施工单位进行文物现场保护的费用为1200元。

事件5:项目部将部分工程进行劳务分包,在检查了该劳务公司具备相应的劳务分包资质后,项目部与该劳务公司依法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在报发包人、监理工程师备案时,监理工程师提出质疑。

【问题】

1.根据第4周末的检查结果,逐项分析B、C、D三项工作的实际进度对工期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若施工单位在第4周末就B、C、D出现的进度偏差提出工程延期的要求,应批准工程延期多长时间?为什么?

3.施工单位是否可就事件2、4提出费用索赔?为什么?可以获得的索赔费用是多少?

4.事件3中,C工作发生的费用是否予以结算?说明理由。

5.前4周施工单位可得到的结算款为多少元?

6.试指出监理工程师质疑的原因。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B工作拖后1周,不影响工期,因B工作总时差为1周;C工作拖后1周,不影响工期,因C工作总时差为3周;D工作拖后2周,影响工期2周,因D工作总时差为0(或D工作为关键工作)。

2.批准工程延期2周。理由: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造成D工作拖延,不属于施工单位责任,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B工作和c工作不影响工期,不能提出工期补偿。

3.事件2不能索赔费用,因异常恶劣天气造成的施工单位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员窝工的损失不能索赔,属于不可抗力,费用自行承担;事件4可以索赔,因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属于非施工单位原因,属建设单位责任。可获得的索赔费用为4×100+1200=1600(元)。

4.不予结算,理由:施工单位对c工作的费用没有报价,故认为该项费用已分摊到相应项目的综合单价或合价中。

5.施工单位可得到的结算款

A工作:840×300=252000(元);

B工作:1200m3×25%×320元/m3=96000(元);

D工作:4×100+1200元=1600(元);

合计:252000+96000+1600=349600(元)。

6.按照规定,项目部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不能与劳务分包人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必须严格承包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与劳务分包人直接签订,不得由他人代签。

【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各项工作的实际进度对工期的影响。由网络进度计划图可以看出,该工程的关键路线为①→②→③→⑦→⑨→⑩(或其关键工作为A、D、E、1、K),该工程的计算总工期为16周,根据第4周的检查结果,B工作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的25%,造成B工作拖后一周才能完成,但由于B工作不在关键路线上且其总时差为1周,所以B工作拖后1周对总工期没有影响;根据检查结果,C工作只完成了估算工程量的20%,也要拖后1周才能完成,但由于C工作不在关键路线上且其总时差为3周,所以C工作拖后1周对总工期也没有影响;根据检查结果,D工作尚未开始,造成D工作拖后2周才能完成,但由于D工作处在关键路线上且其工作总时差为0,工作拖后会对总工期造成影响,因此D工作拖后2周造成总工期延误2周。

本案例第2闻主要考查工期补偿问题。根据第4周的检查结果及第1问中的分析可知,B工作和C工作拖后对总工期不造成影响,故施工单位不能提出工期补偿;而D工作处在关键路线上,且D工作拖后是由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造成的,这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施工单位可以提出工期补偿。故施工单位可以提出的工期补偿时间为2周。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费用索赔问题。事件2中造成的费用损失是由于遇到了异常恶劣的气候,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员窝工而产生的,属于不可抗力风险,应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事件4中造成的费用损失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地下文物造成的,这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施工单位可以提出费用补偿,可以获得的费用补偿为:4×100+1200=1600(元)。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费用结算问题,事件3中由于施工单位对C工作的费用没有报价,故认为该项费用已分摊到相应项目的综合单价或合价中,建设单位可以不予结算。

本案例第5问主要考查工程进度款的结算问题。

综合考虑第4周各项工作的检查结果可以计算结算款:事件1中指出A工作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840m3,其结算款为840×300=252000(元);事件2中指出B工作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是估算工程量的25%,其结算款为1200×25%×320=96000(元);事件4中指出D工作虽未开工,但是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4个台班,施工单位进行文物现场保护的费用为1200元,这些费用应由建设单位承担,所以D工作的工程结算款为4×100+1200=1600(元),故第4周周末施工单位的结算款为252000+96000+1600=349600(元)。

本案例第6问主要考查劳务分包及劳务分包合同的签订的规定,劳务分包是指承包人与具有劳务分包资质的劳务企业签订劳务分包合同,由劳务企业提供劳务人员及机具,由承包人统一组织施工,同一控制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材料采购、生产安全的施工行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承包人进行劳务分包除符合一般规定外,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劳务分包人应具有劳务分包资质。(2)劳务分包应当依法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劳务分包合同必须由承包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与劳务分包人直接签订,不得由他人代签。承包人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施工班组等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不能与劳务分包人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承包人应向发包人和监理人提交劳务分包合同副本并报项目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3)承包人雇佣的劳务作业人员应加入到承包人的施工班组统一管理。有关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环境保护、技术方案、试验检测、材料保管与供应、机械设备等都必须由承包人管理与调配,不得以包代管。

(4)承包人应当对劳务分包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管理,劳务分包人不得将其分包的劳务作业再次分包。违反上述规定之一者属违规分包。

双代号时标网络怎么转换为双代号网络

答案解析

1.B工作拖后1周,不影响工期,因B工作总时差为1周;C工作拖后1周,不影响工期,因C工作总时差为3周;D工作拖后2周,影响工期2周,因D工作总时差为0(或D工作为关键工作)。2.批准工程延期2周。理由: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造成D工作拖延,不属于施工单位责任,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B工作和c工作不影响工期,不能提出工期补偿。3.事件2不能索赔费用,因异常恶劣天气造成的施工单位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员窝工的损失不能索赔,属于不可抗力,费用自行承担;事件4可以索赔,因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属于非施工单位原因,属建设单位
解答题

我是学机械工程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专,毕业14年,没有从事建筑专业,可以考一级注册建筑师吗?谢谢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参加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1)取得建筑学硕士以上学位或者相近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2年以上的;(2)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或者相近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3年以上的;(3)具有建筑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5年以上的,或者具有建筑学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7年以上的;(4)取得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3年以上的,或者取得工程师技术职称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5年以上的;(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二)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40。

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对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

(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

(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

(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支架采取了预压处理,然后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生;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

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三条措施:

(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

(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

(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

问题

1.确定上述变更属于哪类变更。列出工程变更从提出到确认的几个步骤。

2.上述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的因素是否完善?说明理由。支架预压对预拱度设置有何作用?

3.预应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4.上述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说明理由。

5.除背景中提到的三条构造裂缝防治措施外,再列举两条防治措施。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本小题共5分) 属于原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新增工程”的变更(或设计变更),(1分) 工程变更确认过程和环节包括:提出工程变更→分析提出的工程变更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分析有关的合同条款和会议、通信记录→初步确定处理变更所需的费用、时间范围和质量要求→确认工程变更。(4分) 2.(本小题共5分) 不完善,(1分)设置预拱度时还应考虑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和张拉上拱的影响。(2分)支架预压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2分) 3.(本小题共4分) 预应力筋宜使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针对事件(3),计算耙吸挖泥般所发生的停置费。花工单位可否向业主索赔此停置费?并说明理由。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停工6天发生的停置费为:  停置费=停置艘班费×停置艘班数(1分)  =(折旧费×50%+保修费+材料费×40%+燃料费×10%+艘班人工费)×停置艘班数(2分)  =(8000×50%+3000+2000×40%+10000×10%+6000)×17   =251600(元)(1分)  本题以上计算部分如按(8000+3000+2000+10000+6000)×(0.5-0.8)×17计算给2分。  可据此向业主提出索赔(1分)。因为耙吸挖泥船是按照业主的要求进场的,进场后由于拆迁补偿未完成造成村民阻扰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计算胸墙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粉煤灰用量。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该混凝土配合比的胶凝材料用量=180/0.6=300kg/m3  混凝土配合比的原水泥用量为A   300=A×(1-15%)+A×15%×1.3   得A=287kg/m3  胸墙混凝土配合比中粉煤灰用量=287×15%×1.3=56kg/m3  (本小题结果正确得2分,列出计算过程得2分)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一)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线长19.2km。该路地处平原地区,路基横断面以填方3~6m高的路堤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40%~60%。地表层以黏土为主,其中K7+200~K9+800段,地表层土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0%~52%,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结合实际情况,经过设计、监理、施工三方论证,决定采用砂井进行软基处理,其施工工艺包括加料压密、桩管沉入、机具定位、拔管、整平原地面等。完工后,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土石填筑工程,项目部根据作业内容选择了推土机、铲运机、羊足碾、布料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以及滑模摊铺机等机械设备。

在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时,因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失误致使一工人受伤,并造成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将受伤工人送医院治疗,并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抢修,使当天铺筑工作顺利完成。

问题

1.本项目若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软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根据背景材料所述,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列出砂井的施工工艺。

3.选择施工机械时,除了考虑作业内容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针对土石填筑施工,项目部所选择的机械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4.项目部还应做哪些工作来处理该背景中的机械设备事故?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本小题共5分) 不合理。(1分)原因有: (1)软基深度较深、面积大(工程经济性较差)。(2分) (2)地表无常年积水、土质呈软塑~可塑状态(施工速度慢)。(2分) 2.(本小题共4分) 整平原地面→机具定位→桩管沉入→加料压实→拔管(4分) 3.(本小题共7分) 还应考虑(1)土质的王程特性;(1分)(2)机械运行情况;(1分)(3)运距和气象条件;(1分)(4)相关工程和设备的协调性。(1分) 不妥当。(1分)不应选择布料机和滑模摊铺机。(2分) 4.(本小题共4分)(1)肇事者和肇事单位均应如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煤码头主体施工单位应在何时对装、卸煤置备安装分包的投标单位进行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应在分包招标阶段进行考察。(1分)考察的主要内容有:  ①资质等级合格否;  ②技术装备能否满足工程需要;  ③人员的配置、上岗证齐全否;  ④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完善;  ⑤业绩与信誉状况。(每项内容1分最多4分)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