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喜欢·221 浏览
单选题

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决定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多个,因此实验过程中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B

实验选小卡片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卡片较轻,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C

采用悬挂法进行实验,可以减小摩擦,提高可见度

D

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时,可将卡片翻转一定的角度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1-.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决定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多个,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故选项1-正确;

选项2-.减小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选择比较轻的卡片,故选项2-正确;

选项3-.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提高可见度,实验中采用悬挂法,故选项3-正确;

选项4-.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将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拉着卡片的两根细线必须平行,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刚释放时观察小卡片能否平衡,不能是翻转,故选项4-错误.


故选:选项4-.

举一反三
单选题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跟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书对桌面的压力跟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跟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跟桌面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选项1-、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跟书对桌面的压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

选项2-、书对桌面的压力跟书受到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方向也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

选项3-、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跟书受到的重力符合“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

选项4-、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跟桌面受到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也不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

故选:选项3-。

单选题

如图甲所示,小明沿水平方向推地面上的木箱,木箱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在$0\sim 15\text{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推力

B

在$15\sim 20\text{s}$内,木箱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C

在$20\sim 40\text{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

D

在$20\sim 40\text{s}$内,木箱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A.由图乙知,在$0\sim 15\text{s}$内,木箱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此时推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故A错误;

B.在$15\sim 20\text{s}$内,木箱的速度增大,木箱做加速运动,所以木箱的运动状态在改变,故B正确;

C.在$20\sim 40\text{s}$内,木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

D.匀速直线运动时,认为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单选题

小刚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推力推着静止的木箱开始运动,木箱受到的推力如图甲所示,木箱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5\rm s$内,木箱始终受力平衡

B

$0-15\rm s$内:木箱以$2\rm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

C

$0-15\rm 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恒为$20\rm N$

D

$15-25\rm s$内,推力的功率为$32\rm W$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举重比赛要求运动员将杠铃举过头顶后,在空中至少静止$3$秒钟,在这$3$秒钟内(    )

A

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和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B

杠铃受到的重力和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

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1-.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和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选项1-正确;

选项2-.杠铃受到的重力和运动员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选项2-错误;

选项3-.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3-错误;

选项4-.运动员将杠铃举着不动,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并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4-错误.

故选选项1-.

单选题

将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课本上,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于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1-.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选项1-错误;

选项2-.桌子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物理课本的重力和文具盒的重力,故选项2-错误;

选项3-.文具盒对课本的压力作用在课本上,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作用在文具盒上,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选项3-错误;

选项4-.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选项4-正确.

故选选项4-.

单选题

如图所示,徒手攀岩者稳如壁虎又矫似雄鹰,用力实现了身体的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攀岩者受到的重力与他对岩石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

B

攀岩者对岩石的力与岩石对他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攀岩者受到的重力与他对岩石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攀岩者受到的重力与岩石对他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选项1-、攀岩者受到的重力与他对岩石的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且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选项1-错误;

选项2-、攀岩者对岩石的力与岩石对他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故选项2-错误;

选项3-、攀岩者受到的重力与他对岩石的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3-错误;

选项4-、攀岩者受到的重力与岩石对他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4-正确。

故选:选项5-。

单选题

吊灯用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当电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吊线对灯的拉力与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吊线对灯的拉力与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灯对吊线的拉力与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灯对吊线的拉力与吊线对天花板的拉力一对平衡力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AB.吊线对灯的拉力与灯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B错误;

C.灯对吊线的拉力与灯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的方向是相同的(都是竖直向下),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灯对吊线的拉力与吊线对天花板的拉力,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单选题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

A

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将静止

B

要使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运动

C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一定的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下去,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所以只有选项4-正确。

单选题

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时候,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A

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B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C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D

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不需力来维持,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单选题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如图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小球从斜面$AO$上某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O$点滚上斜面$OB$.有关他的理想实验程序内容如下:($1$)减少第二个斜面$OB$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但这时它要运动的远些.($2$)两个对接的斜面中,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上升到释放的高度.($4$)继续减少斜面$OB$的倾角,小球到达同一的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最后使斜面$OB$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有关理想实验程序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选项是(    )

A

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

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

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

事实($2$)→事实($1$)→推论($4$)→推论($3$)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实验事实②得出实验结果: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即③,进一步假设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即得出①,继续减小角度,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匀速运动,即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如果小球从一端滚下,一定会滚到另一侧,故②是事实,①③④都是推论;故C正确.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