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瘦肉精主要是在临床上应用的一种药物成分,被称为是盐酸克伦特罗,但是后期被明令禁止,因为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物质能够改善动物体内对营养成分的利用的表现,减少脂肪的生成,能够提高一定的瘦肉率。所以为什么会出现瘦肉精,专业人士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几年时间,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发生多起由此引发的中毒事件。人食用富含盐酸克伦特罗的动物肉,尤其是内脏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加速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等中毒症状,高血压、糖尿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患者及老年人更易中毒。欧盟遂相继开始禁止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

我国“瘦肉精”的使用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是作为重大科研成果,从研究机构走向了市场。“瘦肉精”名称就源于它们可以促进食品动物的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会让其多长瘦肉、少长脂肪,提高瘦肉率。而在饲料行业起初则被隐晦地称为“育肥素”。

其后,国家农业部1997年发文禁止“瘦肉精”在饲料和畜牧生产中使用,2002年发文禁止7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2011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中又载明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西马特罗在内的16个“瘦肉精”品种。

以上主要介绍的是“为什么会出现瘦肉精”?瘦肉精在我国是明令禁止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也会听到一些关于瘦肉精的相关信息,肉类食物在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常见的,而且对我们的身体也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挑选肉类食物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去挑选。想了解更多关于食品添加剂小知识以及食品安全知识方面的内容,大家可以直接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