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数学家。你对他们了解多少?让我们来看看关于他们的故事。

中国古今数学家——熊庆来

熊庆来(1893-1969)生于云南弥勒。

中国古代在数学领域有许多辉煌的成就。现代数学的开端始于一些学生在美国学习。熊庆来就是其中之一。早年留学法国,一生奉行“科教救国”的思想,以数学为终身专业,致力于为国家培养人才,如华、等。他是中国现代数学研究和教育的奠基人。

1921年春天,风尘仆仆的熊庆来从法国留学归来。怀着报效祖国的希望,他回到了家乡云南,在云南A工业学校和云南公路学校任教。同年,新成立的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的前身)发出聘书,邀请熊庆来设立数学系。英雄有用武之地,熊庆来带着妻子和八岁的儿子冰心来到四面环山的南京,制定一个宏伟的计划。28岁时,熊庆来不仅被聘为教授,还被聘为系主任。在当代中国科学界享有盛誉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毕都得到了熊老的支持。熊庆来经常寄钱给在法国学习的严济慈。有一次,学校出于某种原因没有付钱。他要求他的妻子典当她的皮袍,并寄钱给严济慈。在严济慈在法国勤奋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之前,法国不承认中国大学文凭的有效性。从严济慈开始,法国开始承认中国大学文凭与法国大学文凭具有同等效力。

1926年,清华大学改为大学,并聘请熊庆来设立数学系。在担任任清华数学系系主任的九年中,他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优秀人才。1930年,当他还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系主任时,他在一份学术杂志上发现了华的名字。在了解到华的自学经历和数学天赋后,他毅然打破常规,邀请19岁的华到清华大学就读,她只受过初中教育。在熊庆来的培养下,华后来成为著名的数学家。有人说,“大约一半的中国数学家来自清华数学系。”

1931年,熊庆来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世界数学大会。这是中国代表第一次参加数学会议。在世界数学界的先进行列中,从此就有了中国人!会后,熊庆来利用清华设定的五年时间去巴黎专攻功能理论。1933年,他获得了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他对无限的定义在国际上被称为“熊的无限”。我进入了世界数学史。1934年,他回到清华,仍然是数学系的系主任。第二年,他聘请法国数学家H·阿达玛和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N·韦纳在清华讲课。1936年,在熊庆来等高级数学家的倡导下,以熊庆来为编委的《中国数学学会学报》创刊。该杂志是当前《数学杂志》的前身,可以称之为中国第一份数学杂志。

1937年,应云南省政府的邀请,熊庆来在分离16年后回到家乡,成为云南大学校长。他与省政府主席龙云达成了一项由三部分组成的协议:省政府不会对学校管理采取任何措施。校长有权招聘和解雇教师。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被录取,不能通过笔记介绍。熊庆来担任校长的12年间,大云从原来的3所学院发展到5所学院,拥有18个系,外加3门专业课和3门预科课。大云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有用的人才,为改变云南文化的落后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周总理访问云南大学时,也提到了这位在国外很受欢迎的伟大数学家和教育家。他说:“熊庆来训练了华。我们应该尊重这些有真正天赋和实践知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