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的非典病毒在冬天出现,在夏天消失,再也没有回来。

许多人推测,甚至预计新的冠状病毒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自然消失。

让我们停止猜测,听听专家们说些什么。

几天前,在线印前平台SSRN发布了一篇论文,通过分析流行的温度和纬度特征来预测新的冠状肺炎流行的潜在季节性。

论文作者来自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研究所和马里兰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跨学科中心等研究机构。目前,该文件尚未经过正式同行审查。

让我们先看看这篇国外论文中发现了什么研究成果,然后邀请国内权威病毒学专家来回答。

图案:沿东西方向分布,北纬30至50度

"相当多的传染病表现出季节性发病特征,包括人类冠状病毒."论文提到了229E、HKU1、NL63和OC43,这些人类冠状病毒通常引起普通感冒症状。它显示了从12月到4月的强烈的季节性冬季,但是在温带地区的夏季很难检测到。

当前全球新发肺炎的流行与温度和纬度有什么关系?作者总结了一些规律。

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和重要的交通联系,流行病中心的流行病学模型预测,东南亚,尤其是曼谷,将成为继武汉和中国之后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研究人员写道。

然而,该流行病的发展与先前的预测不一致。相反,本文指出新皇冠肺炎的社区传播呈现出东西向分布的格局。

文章指出,新的疫情中心一般在北纬30至50度范围内。

韩国、日本、伊朗和意大利北部相继出现了明显的疫情。此后,美国西北部和法国也发生了重大的社区传播。

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全球气温图,单位为摄氏度。黑色圆圈代表发生重大社区传播的区域。资料来源:美国缅因州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气候再分析仪

气候:平均温度5-11度,相对湿度47-79%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新的皇冠肺炎并没有显著地传播到中国南方的国家。与上述温带地区相比,东南亚报告的病例和死亡人数要低得多。”研究人员指出。

有重大疫情的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研究人员发现,2020年1月中国武汉和2月受疫情影响的其他地区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相似:平均温度在5至11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47%至79%之间。

“这些地点还显示出一个共同点,即爆发时间与年度气温周期的最低点重合,因此气温在一个多月内相对稳定。”研究人员指出,此外,没有受影响城市的最低温度低于0摄氏度。

他们还指出,受影响城市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与已知有利于冠状病毒存活的实验室条件相似——温度为4摄氏度,相对湿度为20%-80%。

从2020年1月到2020年2月的全球2米温度图,单位为摄氏度。白色圆圈代表发生重大社区传播的区域。红色轮廓线描绘了温度在5到11摄氏度之间的区域。这幅图片是基于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信息2020。

未来:北半球变暖,疫区北部风险增加

研究人员认为,在这种温度条件下,新的疫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生,这可能表明,如果疫情长时间保持在这一温度范围内,爆发的风险就会增加。

然而,受影响城市的温度并未降至0摄氏度以下,这表明存在潜在的最低温度范围。这避免了冻融循环或其他可能影响病毒生存能力的因素。

“所有这些都表明,温度与2019年新冠状病毒的环境存活和传播之间存在潜在的直接关系。”研究人员说。

根据上述发现,作者预测了新冠状病毒在未来几周内的传播。

根据去年3月和4月的气温数据,他们预测该流行病的社区传播风险将影响当前流行区的北部地区。从东到西,这些地区可能包括中国东北、中亚、东欧、中欧、不列颠群岛、美国东北部、中美洲和美洲西部等。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北半球许多地方的气温将急剧上升。然而,随着北部地区迅速升温,这些地区的温度曲线将很快与目前处于危险中的温度曲线重叠。”文章指出。

从2019年11月到2020年2月,新皇冠肺炎在社区和有潜在风险的城市传播的城市的平均温度和湿度。

结局:它可能在夏天消失,也可能卷土重来。

根据其他人类冠状病毒的季节性特征,作者预测在未来几个月内,在北纬30度以上的疫区,新的冠状病毒病例数量可能会显著减少。

他们提出了两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性是,新的冠状肺炎在热带地区如流感的流行程度较低,并将在深秋和冬季在温带地区卷土重来。

另一种可能性是,到夏天,新的冠状肺炎在热带和南半球无法存活和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没有考虑气候异常、人类干预和病毒变异等因素。

“这意味着,尽管当前疫情与纬度和温度之间的相关性似乎很强,但直接原因尚未得到证实,最近的预测是推测性的,必须极其谨慎地加以考虑。”作者强调说。

2019年3月至4月全球2米温度图,单位为摄氏度。绿区是一个在短期内可能发生大规模社区传播的区域。资料来源:美国缅因州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气候再分析仪

中国权威专家的[观点]

舒岳龙:夏天可以降低疫情强度,不太可能自然消失

你如何看待新冠状病毒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新的冠状病毒真的会在夏天自然消失吗?

中山大学(深圳)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候任主席舒岳龙回答了提问。

“病毒在夏季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对2003年非典疫情表面现象的理解,因为2003年非典疫情是在当年7月由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结束的,非典病毒没有再出现。”舒岳龙说。

舒岳龙强调,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当非典爆发的那一年,世界,特别是中国,也采取了强有力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成功地预防和控制了疫情。

“气温的上升可能会对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产生一定影响,每年夏天温带地区的低流感活动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可以推测,夏季气温上升可能会降低疫情强度,但不太可能自然消失。”舒岳龙说。

舒岳龙认为,新冠状病毒的未来命运有几种可能性。

首先,该病毒仅在人群中流行,但其毒性减弱,仅在人群中引起普通感冒症状,类似于在人群中流行的冠状病毒如229E和OC43。

第二,今年冬天它卷土重来,在致病性和传播性方面没有明显变化。然而,随着人口免疫水平的提高,疫情逐渐减弱,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也越来越小。

“我也希望这种疫苗能在今年冬天之前研制成功,从而减轻疾病负担,甚至通过接种疫苗来控制其流行。”舒岳龙说。

第三,这种新的冠状病毒不仅在人类中流行,而且可以跨物种传播到其他动物。因为许多动物都能表达ACE2受体,包括非人灵长类、雪貂、猪和猫。

“我们不排除这种病毒会传播到其他动物,从而演变成一种新的人兽共患疾病的可能性,这种疾病将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应加强对动物体内新冠状病毒的监测。”舒岳龙说。

原标题:新的皇冠病毒会在夏天自然消失吗?这和温度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