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年,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航行,西方传教士坚尼亭再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不仅带来了22名传教士,还带来了多达7000本西方书籍。这些书不仅包括宗教作品,还包括哲学、文学和科学作品。这些书几乎囊括了当时欧洲思想和科学的最新成就。激肽当时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他想把所有这些作品翻译成中文,这样中国人就能全面了解西方文化和技术。

身着中国服装的基尼馆肖像(在线地图)

回到中国后,基尼馆一直到处跑,努力实现这个梦想。然而,当时的大明朝正处于崩溃的早期阶段,内部和外部都出现了严重的麻烦和混乱。仅在1920年,三位皇帝被替换。知识分子大多在乱世的泥潭中挣扎。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来自西方的作品。

当然,也有例外。明朝的一个候补官员叫王辉,他对基尼亭和他带来的一切都很感兴趣。王辉也是一个奇怪的人。他16岁左右是一名学者,23岁左右是一名举人,可以说是一个年轻的成功者。然而,他在考场上屡战屡败。他直到51岁才考上进士。要找出他在考场失败的原因,除了抱怨运气不好之外,这也应该与他的意图有关,因为在他在家学习的日子里,他并没有对窗外的事情充耳不闻,而是热衷于发明创造,并成为远近闻名的发明家。

王辉的家乡在Xi静阳的农村。他与农民接触最多,所以他也能更好地了解人民的疾苦。他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改进了许多农具和日用品,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据他的家乡说,他在住所的墙上挖了一个传声孔。当他需要某人时,只要向传声孔打个招呼,院子里的每个人都会听到。这显然是一个自制的电台。更传奇的是他制作了许多木偶。在他的驱使下,这些木偶可以帮助他做各种农活,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他们只是机器人的祖先。

王晖墓地塑像(网络图)

一六二二年,王辉终于通过了进士考试,离开了他在Xi的家乡,正式加入了“京漂”军,在政府机关等待空缺,期待着国家公务员的职位。

在一次聚会上,王辉认识了基尼亭。当时,为了获得官方的支持和知识分子的善意,基尼阁带来了大量的西方装饰物品和小型机械物品,有时作为稀有和不寻常的物品呈献给朝廷,有时则展出给当地的知识分子。

这些西方景观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好奇心。然而,大多数士大夫仍然嘲笑这些工具,认为它们是奇怪和巧妙的,他们不能放在法庭上。王辉不禁看到了自鸣钟、三棱镜、双筒望远镜、世界地图等等。经过一番研究,这个村子里的著名发明家明白了这些东西的实用价值。当他得知基尼馆带来了7000多本西方书籍时,他立刻发现了一个宝库。他立即决定以教师的身份从基尼馆学习拉丁语,这样他就可以自己阅读这些西方书籍。

后来,王晖还会见了随同基尼阁来华的传教士邓、等。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他还向邓学过数学。在与基尼馆等人的交流中,王辉也了解到了基尼馆的伟大梦想,并想参与其中。在西方传教士的不断交流和碰撞中,王晖产生了编撰西方著作并介绍给中国人民的思想。然而,吉尼带来了太多的书。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

民国版“插图文物”内页(网络图)

这时,他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本西方传教士朱利奥·阿莱尼的地理书《职员纪律之外》,这本书介绍了世界地理知识,偶尔也介绍了一些西方奇闻,这让发明家王辉赞不绝口。他还经常向基尼亭询问一些奇怪的物体。后来,基尼馆从他带来的书中选了一些奇怪的东西给他看。这些书大多配有插图,介绍的机器也五花八门,用途各异,功能多样,器官众多,让王辉觉得眼花缭乱。

因此,邓韩愈解释,王辉安排和匹配的图片,和两个人一起写了一本书称为“插图的奇怪的对象”(也称为“插图的奇怪的对象在遥远的西方”)。这本书由四卷组成。第一卷是介绍,介绍一些物理知识,如力学和浮力。第二卷是机械解决方案,介绍了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如平衡和杠杆。第三卷是机械应用的原理,包括举升、重量等。最后一卷是《新仪器图说》,这是王辉自己的研究成果。

《奇奇图说》出版于1627年。这是第一本系统介绍西方机械知识的书,基本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不幸的是,当时的国内形势已经变得一片混乱,明朝政府无意也没有能力组织人力和物力来制造机器以提高生产力。这些机械知识无法及时传播。

1629年,基尼亭在杭州因病去世,他翻译书籍的梦想破灭了。七千本书逐渐丢失了。其中包括哥白尼的天体学说、开普勒的哥白尼天文学大纲和当时其他最先进的科学经典。中国失去了一个成为科技强国的好机会。

奇怪的人工制品的两页插图(网络图)

就在故事发表的同一年,56岁的王辉(音译)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去了河北当了一名官员。然而,当时帝国已经摇摇欲坠。王辉因失去城市而被免职,在他成为官员前几年回到了家乡。1643年,李自成占领Xi安和招募王辉作为一名官员。王辉没有答应。第二年,当北京沦陷,明朝灭亡的时候,70多岁的王辉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他开始绝食,为国捐躯。

王晖死后,清军入关,赶走了李自成,建立了清朝。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在科技上远离西方。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猛烈的炮击打开了大门,这为100多年的屈辱打开了大门。直到晚清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的热潮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局”,利用西方技术制造武器。制造局还有一个翻译大厅,中国人徐寿和李在那里翻译机械书籍供中国人学习。此时,基尼亭、王辉等人已经去世200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