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未来的基础。秘书长习近平强调,“非凡的成就被掩盖,非凡的人必须被对待。”人是科技创新中最关键的因素。创新事业呼唤创新人才。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力,大力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领先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从“蛟龙”号探海到“嫦娥”号探月,从页岩气勘探到量子计算机研发,许多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都源于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创新人才的关键是要有“花钱买马骨”的诚意,充分信任科研人员,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给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近年来一直强调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建议扩大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自主权,并给予领先的科技人才对其财产的更多控制权和对其技术路线的决策权。遵循科研规律,打破体制壁垒,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出台了《关于给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的通知》和《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自主权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不附带条件”的政策,成效显著。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是由于不断完善激发人才创造力的制度和机制,完善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的使用。在过去的几年里,针对定量评价、纯纸质评价和人才“标签”等长期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科技评价体系的努力取得了很多成果。《关于深化项目评估、人才评估和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了统筹人才、科学设置指标、正确使用评估结果、强化用人单位主体地位、加大对人才的稳定支持等改革措施。《关于开展清理“论文、职称、学位、奖励”专项行动的通知》侧重于操作层面。通过解剖麻雀和集中管理,有效解决了科研人员强烈反映的科研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创新人才离不开超前部署和高瞻远瞩。围绕服务国家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我们将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养和聚集人才。我们将支持上海和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并为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重大国家和科技项目量身定制人才政策。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FAST望远镜等大型科学工程设备吸引了一批国际前沿的优秀人才参与其中,培养了许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成就基于才能,职业基于才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8100万科技工作者一定能够担负起支撑和引导第一强国、第一资源发展的重任,凝聚强大力量,向科技强国迈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题:培养创新人才凝聚力量——新中国70年科技发展经验八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