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工业2.0’发展的后期阶段。中国制造业必须走“工业2.0”的补救之路,“工业3.0”的普及,“工业4.0”的示范“平行式”发展之路10月18日,在南京召开的2019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业强国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周济认为,要确保到2035年,新一代智能制造将在全国制造业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中国智能制造技术和应用水平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周济院士发表张晔演讲

“如果说数字网络化制造和‘互联网制造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端,那么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推动这场工业革命高潮的形成。”周济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在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智能制造总结出三种范式,即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是‘互联网加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制造是新一代智能制造。”周济说,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和演进的。

从销售产品到销售服务,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通用电气在飞机发动机叶片上安装了大量传感器,并利用大数据智能技术进行实时智能分析和智能控制,形成了优化的飞机发动机运行和健康保护系统。在此基础上,通用电气推出了按小时付费的租赁服务模式,为发动机提供终身服务。服务利润率达到50%以上,成为服务型制造企业。

周济总结说,以智能服务为核心的产业模式的转变是一代智能制造系统的主题。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工业模式的革命性变化。工业模式将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一方面,产业模式将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向规模化定制发展转变。另一方面,工业形态将从生产导向型制造业向生产导向型制造业转变,完成供给方面的深刻结构改革。

“未来20年将是中国制造业实现从大到强增长的关键时期。这也将是制造业发展中质量和效率变化的关键时期。”周济强调,未来20年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于2025年实施。互联网制造、数字化和网络化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和应用。第二阶段,到2035年,新一代智能制造将在全国制造业大规模推广应用。中国的智能制造技术和应用水平将引领世界。

智能制造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系列”发展过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西方智能制造连续发展的三个阶段。例如,德国工业4.0是在成功完成“工业1.0”和“工业2.0”并基本完成“工业3.0”后提出的制造业发展战略。这是一个自然的“系列”发展。因此,我们的任务比德国更加复杂和艰巨。

“我国应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采取‘并行’发展模式,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集成发展’。”周济建议,一方面,中国必须坚持“创新领先”,直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最先进的技术“从高到低”,走出一条并行推进智能制造的新路。另一方面,必须实事求是,适应企业制度,逐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我们的制造企业,尤其是大多数中小企业,还远远没有实现“数字化制造”。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地完成数字化“补课”,为数字化打好基础。

“企业是推动智能制造的主体。每个企业都应该“适应企业系统的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企业技术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周济说。

——原题:周吉院士:中国智能制造应“促进并行和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