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世纪中叶,广东省罗浮山的一位道士非常忙碌。在提炼金、银和丹药时,他在拯救病人,不得不挤出时间来完成一部实用的中医经典。

1600多年后,一位女科学家带领团队在抗疟疾的道路上研究中草药,经过数千年的努力,还是一无所获。偶尔,她会在《方士大师中医手册》中看到一句话,“青蒿素,一种能有效抑制疟原虫的物质,成功地从黄花蒿中提取出来(注1),这句话给了她很大的启发,“一旦抓住黄花蒿,两升水被浸泡,汁液被榨干,所有的都被取走”。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认为,青蒿素疗法是目前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抗疟疾耐药性最有效的药物。据统计,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其中受疟疾影响最严重的非洲受益最大。这位科学家是涂有友。最近,他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而备受关注。启发她的书是道教理论家和炼金术士葛洪的药学著作《肘后备急方》。

现代版“肘后备应急处方”(网络图)

炼金术大师不是全才。

公元327年的一个夏天的中午,五岭以南的第一座山——罗浮山,被树荫覆盖着,鸟儿在叫着赵。在山脚下的松柏之间,有一座道观,名为都虚观(后改名为冲虚观)。在视图的左侧是一个被绿色砖块包围的八角形水池。在水池边,一位优雅端庄的中年妇女正在清扫草坪。她一个接一个地清洗它们,并一遍又一遍地清洗它们,以免弄脏或弄脏。因为这些看似普通的草都被丈夫用来治病救人和写书。她最初对医学非常感兴趣,在广东因治疗赘生物和赘生物而闻名。她当时也是针灸大师。和丈夫结婚后,她发现丈夫主要专注于炼金术和养生,所以她做了妻子,全心全意地帮助丈夫。因为在她看来,她的丈夫完全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擅长书法、道家理论、军事研究、医学、文学...除了受“乞嫁乞丐,嫁老人”传统观念的影响外,她还师从东汉女诗人孟光,与丈夫隐居罗浮山。他们两人以梅绮为例,作为客人,他们互相尊重。

这位中年妇女的名字叫鲍千光(注2),人们叫她“包仙姑”。她的丈夫葛洪目前正在杜旭寺右侧的丹灶前练习炼金术。这是一个三米多高的丹炉。它的底座是八角形的,上面刻有八幅图。丹灶四角的柱子上,按照东、西、北、南五个方向,按照五行,有绿、黄、红、白、黑五种颜色。炉子上有一个三条腿的金鼎。鼎呈壶状,壶盖为荷叶。这个丹灶是葛洪根据太极八卦图和阴阳五行原理建造的,与道家思想非常一致。隐居于此后,葛洪决定放下一切包袱,完成两部著作:一部是道家经典,总结了战国以来的神仙理论,融合了魏晋时期的炼丹术成就。这本书与炼金术密切相关。另一本书是紧急医疗,实用有效的单一处方和短暂的艾灸。这本书需要他妻子的支持,因为针灸是她的专长。这本书是除炼金术之外的一种调整。

砖雕:太上老君熔炼炉(网络图)

葛洪一边把草药和往事放进嘴里,一边小心翼翼地咀嚼,一边煽起了火。

他出生在丹阳县(今江苏省)。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官员。他良好的家庭传统深深地影响了他。这可以从他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练习好书法的能力得到证明。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和吴官僚的后代干卓联合起来镇压由石兵领导的农民起义。葛洪是将军令,百战百胜,充分体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后来,当他经过广州时,他把南海总督鲍宣作为他的老师。精通养生和医学的鲍宣给了这位学生两件最珍贵的礼物,一件是他的知识,另一件是他的宝贝女儿鲍千光。除了他的岳父和导师鲍轩,还有两个人对葛洪有很深的影响。一个是他的祖父葛宣(注3),三国时期的道家石天和汉末的精神教派的创始人。另一位是晋时精通儒道的高级学者尹正。他还对炼金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从这些经历来看,他的生活是幸运的。

然而,道教认为幸运和不幸总是相伴而生。葛洪自己证明了这一点。他父亲在他13岁时去世了。从那以后,他的家庭陷入了贫困。年轻的葛洪靠上山砍柴为生。镇压农民起义后,我以为政府会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但当“八王之乱”发生的时候,达官贵人忙得顾不上自己了。他们怎么会关心他?

葛洪肖像(网络图)

葛洪,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没有仕途的希望,也没有雄心壮志,只能寄希望于研究金丸。当时,医学和道教是一脉相承的,因为道教崇尚长生不老,而长生不老需要药丸。丹药主要指金、银和长生不老药。当葛洪听说交趾(今越南北部)出产朱砂时,他请求法院下令任命其为沟谷(今广西刘备县)。经过批准后,他在去他的岗位的路上去了南方,并拜访了省长邓岳。他们聊天时,邓岳提到他管辖的罗浮山被称为“仙人洞屋”。秦始皇派安其生来这里寻找长生不老药。葛洪非常着迷地看着爬山。该官员停止了这样做,并立即决定退休。他利用邓岳在朱明东面前建了一座庙,练习炼金术,并讲学和写书。这就是葛洪隐居罗浮山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