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丁·加德纳本人

马丁·加德纳(1914-2010)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美国“数学传播大师”和“数学传教士”。他在数学领域拥有独特的地位。尽管他没有数学博士学位,更不用说数学教授的头衔了,他最高的学术资格只是哲学学士学位和哲学学士学位,但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一流的数学家都对他的名字肃然起敬,可以说是“在数学领域,一座宏伟而神圣的庙宇不比奥林匹斯更神圣...作为站在寺庙门口的守护神,它对他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他无数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不能放下的作品外,他的数学科普创作方法和思想也受到许多人的赞赏,甚至有人认为“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人能如此简单有趣地解释如此困难的数学和逻辑问题”。

大约30年来,马丁·加德纳是《科学美国人》栏目“数学游戏”的主持人。可以说,他几乎独立地支持了20世纪美国人对数学的兴趣,并成为了一个奇迹。正是这个独特的“数学游戏”专栏很快成为了《科学美国人》的“签名专栏”。

阅读马丁·加德纳的作品,你会觉得它既不是一部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数学启蒙书籍,也不是一部晦涩难懂的数学学术专著,而是一部既享受精致又享受大众品味的数学科普模型。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了数学的每一个分支,如组合、几何、概率、逻辑、悖论、数论等。从简单的数学知识、先进的数学理论到最近的数学成就。他一步一步地将读者带入数学王国,一起发现、感受和享受数学美。就连世界著名的科普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也高度评价了马丁·加德纳,并称赞他的作品:“他的文章非常漂亮,看起来赏心悦目。阅读他的专栏时,我发现自己非常开心。”你只能感觉到他的作品像潺潺的流水一样清新欢快,没有任何被砍的痕迹。这种感觉自然来源于马丁.加德纳深邃的思想、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写作。

2.马丁·加德纳作品的特点

在许多人的眼里,数学是一门深奥、晦涩、枯燥的科学,它常常让人望而却步。然而,令人惊奇和钦佩的是,在马丁·加德纳的作品中,抽象、单调和令人生畏的数学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变得如此“亲切”、有趣和精彩,以至于人们沉浸在其中,情不自禁。这与他非凡的创作特点有关。

2.1讲故事表达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讲故事可以改变科技作品枯燥的说教,就像儿童天生喜欢糖一样,人们对故事的热爱也是如此。讲故事的方法是让科普作品最贴近读者的心理。读者迫不及待地打开作品,跟着情节一口气读完。因此,作品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几乎已经进入了读者的心灵,可以说,科普就是从某个角度讲故事。马丁·加德纳非常清楚科普作品中基于故事的表达的意义和效果。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他从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讲述几乎所有的数学问题。这种带有情节的科幻短篇小说形式自然增加了娱乐效果,也深深吸引了读者。

例如,“人口爆炸”讲述了数字的悖论,文章开头是这样的:“最近我们听到许多关于地球人口增长速度的话题。美国反节育联盟主席本本先生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世界人口正在减少,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需要足够的生存空间。以下是他的论点。”如此有趣的开始,如果你没有亲眼看到,你不会相信这是一道数学题的开始。这样一个关于数学主题的巧妙的开场白确实吸引了读者,他们自然会愉快地阅读它。

另一个例子是“糊涂宝贝”、“柯伊伯的宠物”、“魔刀”、“坏帽子”、“亨利叔叔的钟”、“大盗”、“尼斯湖水怪”、“太阳峡谷谋杀案”、“喷泉边的危险游戏”、“鳄鱼和婴儿”、“金钱的故事”、“银行诈骗”等等。所有这些,读者可以从标题中推断出他们都有讲故事和虚构的情节。这些恰恰能触动读者的神经,唤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的步伐走进思考的殿堂,享受数学王国的精神盛宴。

2.2选择贴近生活的材料,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参与

在马丁·加德纳的作品中,数学并不是一个令人生畏的神圣的冰冷的泥像,也不是只有戴着墨镜走进电线杆的人才能思考的东西。你会静静地感觉到原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和超越我们自身智慧的成就感。

3马丁·加德纳作品成功的原因及创作理念

3.1扎实的语言基础

马丁·加德纳语言基础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强。这些都离不开他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和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他先学物理,然后学哲学。1936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家乡塔尔萨论坛做了5年记者,然后在美国海军做了4年陆军记者。近十年的记者工作经历不仅培养了他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也提高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就马丁.加德纳自己的兴趣而言,他不仅喜欢数学,而且对文学也有浓厚的兴趣。他对世界著名的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非常着迷。当他得知刘易斯·卡罗尔,这位如此惊人的文学作品的作者,实际上是一位数学老师时,他甚至对这本书情有独钟,甚至饶有兴趣地写了一本书《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对原著做了精彩的注释。此外,马丁·加德纳还为另一部世界闻名的童话《绿野仙踪》写了评论和续集,即《绿野仙踪》和《绿野仙踪》。正是这种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他控制文字的能力,并为他的科普创作生涯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3.2创造性思维

一部优秀的数学科普作品不仅要发现数学知识本身的趣味性,还要体现数学思维的魅力。22岁时,马丁·加德纳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学士学位。哲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不仅培养和提高了他的分析、判断、演绎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激发了他的创造性思维,为他后来创立数学科普奠定了不可或缺的思维基础。在讲述问题的过程中,马丁·加德纳并不急于给出完整的答案,而是遵循一些思考的角度,如“教学领域的其他分支理论能应用于这个问题吗?你能举出正面和负面的例子来验证这个问题的结论吗?问题中给出的所有已知条件都与要求的结论相关吗?有没有什么已知的情况会让你的思维误入歧途?”这些创造性思维真的能让读者灵机一动,敞开心扉。

例如,在“啊哈,灵机一动”中,有一个年轻女士没有带驾照的例子。她没有在铁路道口停下来,也没有理会单行道的标志。她在单行道上逆行了3个街区。警察看到了这一切,但没有拘留这名妇女。为什么?这个话题似乎不可思议,但只要你跳出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你就会发现答案其实很简单,那位女士是在走路而不是开车。

另一个例子写在“六个神秘的谜题”中:一只耳环掉进了一个装满咖啡的咖啡杯里,但是耳环没有湿。为什么?如此简单的谜语,却让一般读者绞尽脑汁,迷惑不解。问题在于人们习惯性地认为杯中的咖啡是液体。事实上,为什么不坚实?如果你能有这样的创造性思维,问题就会自然解决。

3.3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并努力寻找问题的最简单解决方案的想法。

非数学专业背景似乎是马丁.加德纳的劣势,但他善于化劣势为优势。也许这是他在大众数学科学上成功的秘密之一。马丁.加德纳自己认为,最好是写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科普文章,而不要太了解数学。因为没有严格的数学专业背景,他对问题的回答中没有数学公式或专业术语,这些在纸上是无法理解的。相反,它们是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写的,几乎每个人,甚至是数学领域的“外行”,都能理解他的答案。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如何写作,以便大多数读者能够理解并喜欢它。”此外,他试图找到解决每个问题的最简单的方法。的确,很多时候看似非常复杂的问题都被出乎意料地简单地解决了。然而,在许多情况下,找到这样简单的方法并不容易。“我会尽力详细解释每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并指出一些有吸引力的方法。”因此,他的作品经常让读者思考,“这个问题能不能简化成一个更简单的形式?我们能不能不改变问题的本质,而只是在形式上做一些改变,使它变得简单和容易解决?你能发明一个简单的算法来解决它吗?”正是因为他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最简单的方法,他的作品才既优雅又受欢迎。

结论

好的科普作品可以达到三重境界。首先是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让读者乐于阅读,甚至坚持阅读。二是让读者有消除疑虑、追寻阅读的欲望。三是让读者投身于科学事业,影响读者的生活。马丁·加德纳的作品可以用三维空间来描述。许多数学爱好者把数学作为他们的终身职业,因为他们阅读了马丁.加德纳的作品。有些人后来甚至成了数学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马丁.加德纳本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数学家,但他是数学家的向导。“他招募数学士兵,将无数青少年引入庄严的数学殿堂,并以数学本身的魅力和内在美吸引他们成为终身职业...到目前为止,他应该成为这个领域最杰出的宣传员、推销员、向导和“牧师”在马丁·加德纳65岁生日那天,许多当代一流数学家预约给他一份特殊而珍贵的生日礼物——他们一起写的一本名为《数学加德纳》的数学集子。这本书的前言写道:“这本书的一些文章是献给马丁·加德纳的。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解说员和普及大师。我们的文章仅限于这个狭窄的领域,但加德纳的兴趣和成就涉及许多学科。因此,我们把这本书命名为“数学加德纳”。自然,我们选择的题目也是一个双关语,因为马丁·加德纳与数学公众的关系就像一个拥有美丽花园的园丁一样。”这表明了马丁.加德纳在数学科普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正是由于马丁·加德纳在数学科普领域的杰出贡献,他被誉为“美国的国民财富”,并获得了“美国数学学会斯蒂尔奖”和“数学交流奖”等多项奖项。2010年,96岁的马丁·加德纳在家乡悄然离世。他留下了许多科普作品。他收集并出版了数百万种语言的十多部流行数学科学著作。这些作品具有文学性、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其中大部分已被翻译成中文、俄文、德文、法文、日文和其他外语,并受到各国的热烈欢迎。例如,1981年翻译出版的中文译本《啊哈,灵机一动》仍重印一版。后来,他的作品《引人入胜的数学有趣的问题》、《矩阵博士的幻数》、《所罗门王的智慧》、《啊哈,我明白了》、《最后的消遣》等相继被介绍到我国,这表明了他的作品的受欢迎程度。斯里兰卡人民已经走了,斯里兰卡人民永远走了。他留下的流行数学作品将永远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独特的创作方法和思想值得我们科普工作者认真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