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浙江嘉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科普作家、文学翻译家、编辑出版家。从1919年到1923年,他在农村小学教了四年书,自学英语。1923年,他加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担任编辑,并先后在少年杂志如少年杂志和学生杂志担任编辑。1928年在明凯书店工作,先后担任主编和总编辑。

顾于1922年开始出版他的译本。他最初与赵、许调夫等人合作翻译安徒生的童话,这些童话发表在《小说月报》上。1926年,顾翻译出版了童话《风雨先生与雨夫人》、《水莲花》、《玫瑰与戒指》。1928年,他出版了译本《第三位公主》和《安徒生传》。1931年,顾主编了《中学生》杂志。他的编辑和创作开始转向物理和化学。他首先翻译了法布尔的《化学故事》,然后是《日常物理学》。《化学故事》在《中学生》杂志上连载,1932年由明凯书店作为小册子出版。叶圣陶为这本书写了序言。

抗战初期,顾开始关注的一些外国科幻小说。他认为这些科幻小说“乌托邦成分太多,科学成分太少”,不值得称之为促进科学。因此,他决定进行修改,以神秘而惊险的科幻故事为线索,增加丰富的科学知识。1939年,他在与苏菲联合组织的科学杂志《科学兴趣》第一卷发表了科幻小说《伦敦瘟疫》。从那以后,他先后写了《和平之梦》和《北极下》等作品。这些科幻小说的创作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激烈之际。这些作品都是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写的。例如,《和平之梦》以“远东”与美国的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故事,塑造了一个爱国英雄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二战”的现实,小说充满了反侵略思想,对当时的抗日战争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科学小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大众化趋势的产物。他们将科学与文学相结合,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向公众传播科学原理,旨在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从而引导公众进入科学,理解科学,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作为一种散文,科学散文的名称始于1934年9月创刊的双月刊《太白》杂志。该杂志主编陈望道创建了一个名为“科学论文”的专栏,并请顾为该专栏撰写科学论文。当时的顾对刻板、严肃、枯燥的科学文章不满,试图用文学的方式写科普作品。陈望道的邀请使他在“太白”的平台上开始了科学散文的创作。《昨天在哪里》是顾的第一篇科学论文。此后,他先后在《太白》半月刊上发表了11部作品,分别收录在《电子女孩》和《不畏逆风》中。《不怕逆风》写于1961年,当时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所有专家,国内遭遇严重灾难。周总理代表党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项主张,国内形势开始好转。由此,顾认为“逆风航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风速而移动得更快”,于是他有了这篇文章。在《不怕逆风》一书中,他写道:“什么是科学论文?没有人给它下过定义。当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我总会想到:用生命来解释科学知识,写一些将科学与文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小文章。根据当时的说法,科学草图必须通过生命。”

他的大部分文章取材于日常生活,涵盖了物理学、天文学、气象学等多种学科,为当时的实际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基础,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顾科技论文的特色

科学草图最根本的目的是给公众提供关于自然和客观世界的科学知识,所以它们应该既科学又容易理解。顾的科学小品生动有趣地表达了抽象的科学,不失幽默的严谨和严肃的机智。巴金先生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大师,与顾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回忆文章《追忆似水年华》时说,顾“无论文章多长,都很重视写作”。顾曾在商务印书馆、书店和中国青年出版社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他的作品和翻译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正是由于他孜孜不倦、刻苦认真的科学精神,他才能写出大量优秀的科普作品。

1.1选择一个微妙的角度,兴趣来自生活。

为了有吸引人的特点,科学论文需要从选题开始。选题要从小处入手,贴近人们的生活,介绍日常生活经验,普及生活常识,以吸引读者。顾的科学论文通常取材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件,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挖掘出这些现象背后有趣但容易被忽视的科学知识。例如,在《保护儿童》中,他选择了“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摔倒”这一常见现象来解释儿童容易摔倒背后的潜在机制,从而纠正了被所有人误解的常识性问题。文章《沸水之声》也来自日常经验。冷水落地的声音不同于沸水落地的声音。虽然这种现象很普遍,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背后的科学原理。顾注意到了这一特点,通过论证几种假说,诱导和诱导得出结论。

顾科技论文的选题之所以吸引读者,也是因为选题的趣味性。文章的标题“北京来了”不同于常识所说的“北京来了”,而不是“我来了北京”。当读者看到这本书时,他们不禁心生疑虑,于是产生了继续阅读的动机。读了一半后,我会被这个有趣的陈述吸引,并津津有味地读完整篇文章。另一个例子是《漫步者漫游栗子》一文,它引出了物体受热膨胀的客观现象,解释了热与热的传导规律,阐明了炒栗子需要沙子的科学原因。选题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趣味,能让读者抓住好奇心,引导他们完成阅读。

1.2提出了一个严格的公式,科学来自实践

当科学草图刚刚出现时,就受到了学术界一些学者的质疑。有些人认为科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强调逻辑性和系统性。散文属于文学范畴,旨在表达情感,而不是拘泥于形式。没有理由把两者结合起来。林语堂曾经说过:“散文不能用科学来写。科学不能写在散文里。”这些疑问都是由于担心论文的轻松活泼无法承受科学的严谨和精确。然而,从顾的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体会到散文的妙处,还可以从具体的算法和实践中学习到科学的严谨性。

在《小秤的大用途》中,顾首先以提问的方式提问。在解释了当地用台秤称量300-400公斤货物的方法后,他用准确简洁的物理计算公式来判断这种称量方法是否正确。“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用清晰的语言和插图向读者解释分解大量力量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引用的公式和数据以及引用的例子都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科学原理。文章“烟囱安装技巧”延续了“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的机械分解问题。以“安装烟囱”为例,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利用力的分解方法使小力发挥强大的作用,即四千到两千磅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顾用他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向读者展示了权威的理论。列举严格的公式,通过实例和小实验解释原理,有助于巩固读者的理论基础,驳斥“文章不能用实践写科学”的说法。

1.3利用对话将知识和故事结合起来

顾曾是一名小学教师,他还在《少年杂志》和《学生杂志》担任编辑。他的科普文章经常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所以他特别注意文章的可读性。这种可读性不仅在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科学原理,还在于以丰富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故事展示科学魅力,吸引年轻读者。

在顾的科普散文中,日常现象中的科学往往是用对话来解释的。骆驼绒袍的故事在他和他的妻子之间展开了一场小小的争论,汽油的挥发性和易燃性的特征包含在他们的争论中。“黄色旗袍”也以一段对话开始,在对话中他的妻子要求他做一件黄色旗袍。从一个朋友答应他的妻子做一件黄色旗袍,到最后解释为什么黄色旗袍在夜晚的灯光下是白色的,整个过程采取对话的形式,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场景感,就好像坐在作者对面听他的故事。这种形式缩小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科学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因此科学不再表现出它冷静的一面,而是它光明而轻松的一面。

除了使用对话,故事的开头也是顾的科普文章中常见的形式。“耳闻不如耳闻”源于蔡文姬的父亲蔡勇的交尾琴,与成语“耳闻不如耳闻”相联系,从而讨论了耳朵的强大功能。“你听到的比你看到的好”是一篇以故事为出发点的文章,而“北京在我之前”则充满了同事与物理学家朋友争论的故事。

1.4善用修辞、文学和科学“联姻”

鲁迅在他1903年出版的《月下之旅》的译文中曾提到:“普通人厌恶陈雪,读不完最后一篇文章。他们想睡觉。一个坚强的人能够克服困难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所分析的小说和孟的衣服的造假能力,却可以使人的思想沉浸在卖淫中而不感到无聊。”可以看出,只有借用文学的形式,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科学的内容才能有吸引力。在顾的科普小说中,运用修辞赋予科学以生命的生动性是数不胜数的。

顾善于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细致地描绘事物的特征。读者可以感受到《电子女孩》开头的乐趣一个聪明活泼的电子女孩独自在时空中起舞,寻找合适的伴侣。站在远处的是一个强大的质子,他正因为最近的失恋而思念着他离家出走的爱人。他将电子和质子比作一对“寻找婚姻”,对原本平淡无奇的内容做了逼真的手势,用滑稽灵活的风格将质子和电子人性化,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在脑海中呈现出相应的画面,大大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他在《间断的时间和空间》中写道,“电子的行为就像扁虱,一个在这个点,另一个在那个点,它们的下落是神秘的,使它们难以捉摸。”电子太小,肉眼无法观察到,所以它们是抽象的,一般公众难以理解。顾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电子形象化,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平常的事情,这对读者理解电子大有帮助。

顾曾经说过,“你每次写科普作品,总要考虑如何“吸引人”。在他的科普文章中,他经常使用大量的反问句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吸引他们继续阅读。在半月刊《太白》第一卷第二部分发表的文章《越想越糊涂》中,几个反问句被用来进入话题的讨论。顾在谈到沉船问题时写道:“船沉入海底,一定会沉入海底吗?这与水深无关。”这导致了沉船与海水压力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反问句“它是一吨木头还是一吨铁”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真的让它“引人入胜”。

顾的科技论文大多语言朴素自然,没有深奥的术语。他们用简单、健谈的语言表达科学知识,非常贴近公众生活。在他通俗易懂的语言中,不乏文学和艺术的句子。《神话之月》和《科学之月》有这样一段话:“绿树下的鸣禽在流动,粉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盘旋。湖水荡漾,大海无边,白云飞扬……”这就是他对地球表面的描述。他的科学散文,内容科学,风格高雅,不仅实现了科学的大众化,而且为科学增添了文学之美。

1.5通过引用其他来源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

为了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避免文字过于枯燥,顾经常在科学小品中加入大量的典故和文献来充实文章,包括介绍古代根据史料发明的作品。

《中国第一码头》介绍了鸦片战争后苏格兰人在香港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码头,并穿插了宋代科学家沈括的《布比坦》中的一个修船故事和1903年《商埠记》中的相关记载来说明码头的运作原理。这样一篇科学论文不仅对码头的宗旨和原则作了简单生动的说明,而且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杂志《中学生》刊登的文章《水车》引用了《庄子》中的一段话,介绍了水车前的引水灌溉工具“聚英”。它被称为“聚英”,因为“机器是木制的,后面重,前面轻”。如果抽水,数字就像汤,它的名字叫聚英”。文章将文学、历史典故和科学知识融于一炉,避免了单调乏味的说教,使作品知识丰富,趣味盎然。顾的作品往往引用与事物相关的过往文献或典故,不仅能体现文字之美,更重要的是,能把一种独特的情调和情趣倾注于事物之中。文章《风筝》分别引用《甩尘记》、《别样记》和《唐书·天岳传》中的故事,追溯风筝的发明者。它还插入了西方历史和故事,引出了风筝如何因风而起的科学话题。这篇文章从其他来源大量引用,并提供公共文献和历史知识,同时解释科学原则。一举两得,令人印象深刻。

2顾科技论文对当代科普的借鉴

在他的科普文章中,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阐释了贴近日常生活的科学原理。他的作品不仅为当时中国的青年学生和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科学的平台,而且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为当代科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2.1密切关注时事,从生活中汲取素材。

顾的科普散文大多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科普作品只有与现实相联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不断满足受众的需求,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从生活中取材需要科普创作人才对科学敏感,能够把握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观察群众的需求,找到合理而有吸引力的视角,在科普作品中反映时事发展。最近的H7N9禽流感、庐山地震和南方的暴雨都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关。科普作品应从时事热点中选择人们最关心、最贴近生活、鲜为人知、最容易被忽视的切入点,将科普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科普作品中知识点的选择反映了作者的创造性思维和价值取向。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不仅要求科普作品的切入点与现实相联系,还要求知识点为大众所需要和理解。因此,科普创作的起点需要从受众中精心选择,并且要恰到好处。

2.2加强探索和创新

科普作品的创新,即区别于其他类似作品的原始特征,是那些“看不见的,送不到的”。内容过于同质化,同一种语言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因此,当代科普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知识、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传播方式,以满足发展中社会的需求。

由于科普作品中的大部分科学知识已经被人类掌握,其创新并不主要表现在科学内容的发现和创造上。然而,在表达这些科学内容的概念、角度、切入点和形式方面,科普作品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科普作品在体裁和形式上的创新包括科学小品、科幻小说、科幻动画、影视科普作品等的兴起。这种形式的创新应该遵循公众意见,并探索最流行的方式来呈现科学内容。英国皇家学会撰写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一书写道:“传记和戏剧方法有助于在历史背景下展示科学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面。”在该书中,“科学系列是描述科学及其发展过程的一种吸引人且有趣的方式”。可以看出,传记和戏剧可以被视为科学的新形式。这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科普方式是一种创新性的探索。

除了科普形式的创新,科学知识的传播方式也需要相应的创新模式。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移动媒体迅速成为覆盖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更便捷的新媒体平台。因此,在探索纸媒创新形式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手机等高科技手段进行科普创作也是一个重要课题。科普网站、科普博客、科普电视栏目、手机报纸等都采用新的传播方式,新旧结合,继承了顾的“引人入胜”的创作理念,推动了科普创作的发展。

2.3关注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言不尽言,行必果。”没有文采,这篇文章就不能广泛流传。尽管科普作品不同于普通文学作品,但注重修辞和趣味性是提高科普作品可读性的重要环节。顾的科学小品总是注重引起观众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自然地融入到所有的科普小品中。他们的技术在当代科普创作中值得借鉴。

要实现科普创作的趣味性,关键在于内容、体裁、形式和语言表达的恰当选择。科普作品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获取专业知识,愉悦身心,甚至消磨时间。这就要求科普创作者以读者为导向,选择相应的科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体裁,用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清晰地阐释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