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科普工作呈现出公益性科普事业与商业性科普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状态。发展科普产业既是为了促进科普事业,也是为了促进科普产业的发展,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这是新时期对科普的新要求。在总结和梳理京津冀科普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原因,提出进一步促进京津冀科普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现状和问题

科普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产业集合体,整合到与科普相关的企业中。据调查,目前北京有77家科普企业,天津有53家,河北有26家。北京、天津和河北的科普产业发展不平衡。其现状和问题如下:

一是北京、天津、河北的科普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为今后的整体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产业资源基础良好。科普信息化建设等项目深入实施,产业项目基础有所培育。北京科学传播中心等已投入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已开始搭建。科普动画等新的科普形式发展势头良好。

第二,科普产业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京津冀科普产业发展任重道远。目前,中国科普产业的整体社会化和市场化刚刚起步。其中,北京和天津虽然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优势,但仍存在许多瓶颈和问题。河北省专门从事科普营销的企事业单位还很少。

第三,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科普资源的供给没有及时更新,留下了很大的缺口。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明显不足,科普市场供需脱节,仅靠政府无法满足公众对科普的高端和个性化需求。

第四,虽然支持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但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例如,北京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首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北京市科普基地管理办法》等文件,完善相关政策机制。但是,相对于科普市场的需求,迫切需要加强产业政策、服务平台、融资渠道、税收政策、人员等方面的建设。

二。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看,京津冀的科普产业还没有形成大规模、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格局。主要原因是:

首先,观念落后,供求脱节。在需求主体方面,由于科普是一项“公益事业”的观念的长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公众产生了科普是自由的惯性思维。公众接受商业性科普产业并为科普产品付费需要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在供应方面,其科普企业规模小,在招标过程中没有竞争优势。

第二,创新不足,制约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科普行业缺乏内容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模式创新。

第三,政策不足,缺乏保障。支持科普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在具体的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中没有专门的部门来规划和管理科普产业。科普产业的认定和认证体系不完善。科普产品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科普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准入机制尚未建立。

第四,研究滞后,理论薄弱。目前,科普产业的定义、特征和分类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公益性科普产业与商业性科普产业的内在关系需要厘清。科普产业的产业链需要梳理,对科普产业实际情况的调查和实证分析尚未大规模开展。这些都制约着中国科普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对策和建议

根据科普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科普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第一是做好正确定位。北京市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和公众都应该树立发展科普产业的理念。其中,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应该形成政府购买社会力量的框架。在政策资金的引导下,在促进科普产业发展、提供包容性科普服务的同时,承担科普的社会责任。

二是合理布局科普产业。建设以北京为中心、以北京为创意中心的“京津冀科普产业中心圈”,研发高端产品;天津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协调中心和生产中心。河北作为接收中心,完成了与市场规模相适应的生产经营管理任务,形成了完整的科普产业发展链条。

第三,加强与新安新区的对接。作为首都副中心,熊安新区建议北京市委、市政府积极与熊安新区联系,制定科普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大科普产业科研机构和科普企业转移力度,规划推进熊安新区科技馆和博物馆建设,与部分科普企业结对发展,促进其成长。

第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市委、市政府要在传统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和消费政策的基础上,做好宏观规划、收入分配、行业自律和技术标准等工作。加大项目支持和政策支持,尽快扩大科普企业规模。建议实施科普企业成长规划,发展市场化的科普机构,努力建设一批科普产品研发中心。

第五,丰富产品的有效供给。发展数字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加强科普网络建设和支持;推进科普网站整合,以北京为龙头,建立京津冀战略合作联盟等。促进科普网站的区域整合和跨区域运营;支持科普出版发行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施跨区域并购。

第六,创新发展生产研究载体。“工业研究院”应设在天津、河北,特别是熊安新区。采取“园区+研究所”、“基地+人才”、“企业+团队”、“项目+人才”等模式,组建各类科普产业研究机构。构建创新研发、技术孵化、总部经济和产业服务的新平台。

七是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建议设立科普产业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和培育科普企业、科普产品开发和符合条件的市场化科普项目。支持科普项目积极申报相关国家和市级创新基金项目。拓展社会融资渠道,探索科普金融发展,促进金融资本与科普元素的有机融合。

八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要充分发挥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加大对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等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制定科普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政策,建立支持科普产业创新创业和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九是加强科普的理论支持。要加强科普产业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法律研究,多维度揭示科普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科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应加强科普产业发展的实践研究,总结科普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

十是推进产业整合和创新。密切联系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发适合科普领域各行业的安全可靠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创新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科普产品。支持科普与各领域产业的协同创新,建立联合创新中心,促进相关产业的整合创新。

作者:正念任溶溶齐培晓王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