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德院士赴苏联留学照片(人民日报图片)

从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时对“不”的恐惧,到2009年人类首次成功干预疫情,201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侯云德院士领导了中国传染病防控体系的建立。侯老一生都在与各种有毒病毒作斗争。他观察、选择并守卫着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口,并为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建造了坚固的堡垒。、

作为中国传染病防控体系的技术负责人,2003年的非典疫情是侯云德最难忘的。当时,中国的传染病防控体系还很薄弱,当非典来袭时,卫生部门束手无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侯云德:我是专家的负责人。当时,我谈到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没有别的办法。在被孤立的时候,西方认为人权受到了侵犯。我说过,即使人权受到侵犯,个人也会受到一些伤害,但大多数人都得救了。否则,会有更多的人死去。

侯云德院士(右一)全家福(人民日报照片)

侯云德吸取非典疫情的惨痛教训,依托各级卫生医疗站,带领项目组迅速建立起中国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使2009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转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侯云德:流感在人类历史上是不可干预的。没有人成功干预。这是人类的历史,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人类历史上的大流感爆发后,我们无能为力。你看不到美国。不管美国的经济有多发达,它到底有多发达?

第三方评估显示,中国应对H1N1流感的措施减少了2.5亿病例和7万住院病例,死亡率比国际社会低五倍以上。侯云德提出的“早诊断,早治疗”八个字看似简单,但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防控的第一线推进得有多早?处理隔离需要多长时间?每一个决定都需要最科学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关系到亿万人的生命安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疾病研究所研究员、侯云德的学生段招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积累和创新。他敢于做出决定。2009年H1N1流感爆发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当时注射两针H1N1疫苗。然而,经过与专家的讨论,侯先生最终决定,一针可以有效和盲目。于是,世界上第一种H1N1疫苗诞生了。疫苗诞生后,世界卫生组织非常惊讶。经过评估,世界上所有的H1N1流感都用中国的一针注射治疗就足够了。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创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疾病控制与预防研究所副所长董小平:如何决定如何对抗、对抗多少、剂量多少、次数多少...这个决定你可以想象,如果一次注射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他会承担多大的责任?不仅是医生的压力,还有科学家的压力。这是一个国家的压力,甚至是承担国际义务的压力。

作为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控科技项目的专职技术负责人,侯云德领导的专家组制定了2008年至2020年重大疫情的总体应对方案,重点是病原体快速鉴定、五大证候监测和网络实验室系统的建立。近十年来,成功应对了我国历次重大疫情,全面提高了对新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疾病研究所副所长董小平:从非典和H7N9后的H5N1禽流感到“MERS”和“埃博拉”等。那以后出现的问题,我们如何在我国进行综合防治呢?科学预防和控制?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没有过多的防控,谁提出建议?当然,这是一组专家,但谁能做到这一点呢?侯先生。他是一个决策者、向导和专家委员会的主任。这样一个专家委员会的主任真是不好。他是一个坐在火山口上灭火的人。

敢于从“火山口”往外看,保护人民的健康,侯老的勇气其实来自多年积累的知识。20世纪60年代,侯云德在苏联留学期间,在研究仙台病毒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并在副博士学位之外获得了博士学位。1962年回国后,侯云德围绕疾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在分子病毒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先后获得8项基因工程产品新药证书,实现了技术成果转化。特别是1982年,中国首次克隆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α1b干扰素基因,开创了中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的研发。1990年,60多岁的侯云德也完成了《分子病毒学》一书,105万字,专业跨度很大。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全面、最系统的分子病毒学专著。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体研究所所长侯云德的学生祁进:侯先生非常非常勤奋。侯先生已经80多岁了……他写了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包括传染病、药物等。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那么每期都需要数万字和大量信息。从老师的身上看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我认为这对我们的生活大有裨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侯云德:每两周写一次,共555期。省级以上卫生人员免费送来。做一个中国公民也是关心社会和他人的最起码的责任。如果你学医,从事传染病,感染不是个人的事。它可以传给其他人……也许传染病可以在历史上毁灭一个国家或民族。

如今,80岁高龄的侯老仍站在传染病防治的第一线,尽管忍受着癌症带来的巨大痛苦,他仍在“火山口”上守望相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研究所党委书记吴:他工作很努力,但是面对自己的死亡他并不害怕,他也在输液中工作。为什么人们还活着?做出贡献,他刚才说了什么。我们不能用一两句话来形容他的家庭和国家感情。他真的不是一个普通人。因此,在我看来,他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的科学家和每个人,尽管他很小很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根据现代网络上的语言,他有诗歌和遥远的地方,还有所谓的“脚踏实地”。我认为侯院士是一个有战略高度、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战术实践者,这正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所迫切需要的。

文章的原名叫“侯云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环形山上的守护者”

原名:侯云德,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环形山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