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建筑大师,一生致力于建筑设计。没有假日或星期天。他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现代骨骼、传统灵魂和自然服装。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师戴福东。

1928年,戴福东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52年7月,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毕业后,他在同济大学教书。

戴福东曾回忆说,当时为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来养家,他不得不学习工程,从小就非常喜欢绘画。为了承担家庭的重任,他选择了与绘画相关的建筑专业。

“建筑是为人民服务的知识。只有当建筑师真正爱和关心人们时,他们才能使建筑环境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很久以前,这个想法就在年轻的戴福东心中生根了。20世纪50年代,戴福东曾在上海一所大学设计过教师宿舍。当时,这个项目投资很少,也没有现成的设计标准,必须让尽可能多的教师使用。为了解决通风问题,戴福东在客厅和餐厅、卧室和工作室的两侧设计了窗户,形成空气对流。如今,这种设计已经成为通风设计的一个时尚概念。

1983年,戴福东作为访问学者被派往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1984年,中国建筑师贝聿铭获得普利茨克奖。他利用这个奖项为在美国的中国学者设立了奖学金。他每年奖励一名学者。戴福东获得第一笔奖学金——2000美元。据说当时戴福东带着这个奖学金在美国呆了一个半小时,参观了美国的32个城市,北部草原,西海岸的林带,迈阿密海滩,迪斯尼乐园和尼亚加拉大瀑布。整个旅程给了他很多洞察力,他从心底里意识到建筑是一门为人们服务的知识。只有真正热爱和关心人们,建筑师才能使建筑环境更好地为人们服务。这也巩固了戴福东“现代骨骼、传统精神、自然服装”的建筑思想。

半个多世纪以来,戴福东主持了近百个项目的设计和竣工,留下了许多经典名著。戴福东的妻子也是一名建筑设计师。这对建筑领域的夫妇一起设计了许多作品,如武汉东湖美菱项目和杭州华侨酒店。

戴福东的建筑生涯不仅有许多建筑作品,也有许多研究成果:他毫不犹豫地开展轻钢混凝土轻质板住宅体系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展商品房生产、装配和销售全过程的研究,设计内外墙体自封闭体系,使住宅建设向可持续发展和高科技迈进了一步。他对医院、机场建筑以及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研究也很丰富。他参与了几十个重大项目的评估,是大剧院专家组的专家。此外,他还十分重视对布依石建筑、胶东海草石屋、江南水乡建筑、藏式建筑等乡土建筑和文化的研究,尤其是海草石屋中的北斗山庄,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

2018年2月25日,戴福东逝世,享年91岁。"坚持不懈的追求,坚持不懈的勤奋探索,冷静细致的思考,谦虚谨慎的奋斗!"作为“中国当代百大建筑师”之一,戴福东一生致力于中国的建设和教育。

这部作品最初是由“中国科普——科技前沿大师讲座”创作的。重印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