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通常习惯于通过服用中药来治疗疾病。如今,许多医院都可以给病人煎药。然而,许多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仍然喜欢自己煎药。

亲爱的伙计,你犯过以下错误吗?

错误1:由于家中没有煎药器具,许多网民选择使用不锈钢等金属器具煎药。

错误2:许多网民从医院或药店购买中药饮片,发现它们“很脏”。为了除去上面的污垢和灰尘,他们在煎药前反复用水冲洗。

错误3:大多数网民认为中药汤剂越强,煎煮时间越长,成分越有效。

姚华说:

首先,煎药器具的选择应以砂锅为基础。此外,还可以选择搪瓷罐、不锈钢罐或玻璃器皿。然而,铁锅、黄铜锅和铝锅不能使用。由于金属元素易与中药成分发生反应,降低了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第二,在第一次煎药时,加入煎药水的量超过药材表面3-5厘米,在第二次煎药时超过3厘米。

对于煎煮的温度,一般在沸腾前用武火(强火),沸腾后用弱火(文火),使汤剂保持微沸状态,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煮。

同时,煎煮时间主要取决于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一般来说,汤剂中约80%的成分可以煎煮两次,因此建议将药物煎煮两次或三次。一般来说,中药的第一次煎煮需要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需要30-40分钟。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煎煮,但有些药物由于性质、性质和临床用途不同,需要不同的煎煮时间。有些还需要特殊处理,甚至同一种药物的性能和临床应用也会因煎煮次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先煎:入药时,先将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物煎一段时间,然后再将其余药物加入同一个汤中。

倒伏:含有挥发性活性成分的药物,长期煎煮后易挥发无效,或活性成分不耐煎煮,长期煎煮后易损坏的药物,加入汤剂后应轻煎。不需要煎煮(例如,大黄和番泻叶用于通便)。

保健:有些有毛的中药可能会刺激咽喉,有些小而轻的中药如蒲黄容易浮在水面上,不方便煎煮,有些含淀粉和粘液的中药直接用水煎煮时容易糊成锅(如车前子)。这些中药煎时用纱布包好煎。

另一种煎煮法:当一些有价值的药材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时,应分开煎煮取汁,然后与其他煎液混合,以避免其他药物的残渣吸收汤剂中的有效成分,浪费有价值的药材。

熔化:胶粘药物(如阿胶等)。)与其他药物一起熬制,这些药物容易粘在锅上、烧焦或粘在其他残渣上。它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影响其他药材有效成分的溶出,因此应单独熔化(将胶药放入水中或煎出的药液加热熔化)并混合。

腐乳:溶于水的草药(如芒硝等)。),液体草药(如蜂蜜、麦芽糖等。)、羚羊角、沉香等。不适合煎服,但应直接用开水或煎服。

与此同时,专家强调,药物在获得后不应过度清洗,但应在煎煮前浸泡,并应加入冷水以溢出药物表面。一般来说,浸泡时间应在30分钟左右,但也应根据药物本身的重量以及季节和温度的不同进行处理。花、草和树叶应该浸泡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矿石和甲壳类动物应浸泡30-60分钟,总之,最好是浸泡药材。